解放战争(1)

2024-04-21 00:01:0119:20 5751
所属专辑:勾勾读世界
声音简介
1945年,中国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

原创 老旦Dr
老旦聊史
2023-09-15


一、蒋介石

蒋介石早就不想抗日了。

如果说抗战初期的蒋介石还确实有点抗日热情的话,那么这点热情肯定是没有撑到1940年以后。到了1945年,老蒋抗日的想法早已消失得一干二净。

别误会,这里并不是说老蒋打算要投降什么的,老蒋的“不抗日”状态是这样的:日本人打他,他就防守,能守住多少算多少,守不住的,丢了就算了。

这听起来够消极的,但只要看一眼抗日战争的记录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自1939年冬季反攻之后,国军就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此后的大小战役无一例外全都是被动防御,甚至就连小规模的反击都非常罕见。

有熟悉历史的小伙伴可能要问,那1944年不是还打了缅甸日军吗?拜托,那场战役是美国人史迪威打的,老蒋自始至终都坚决反对,最后史迪威不得用断绝美国援华物资来威胁老蒋,老蒋才非常不情愿地勉强同意,就这一路上也没少给下绊子。

对于已经沦陷的大半个中国,老蒋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主动再去抢回来。

其实最开始,老蒋着实认真和日军干了几架,不过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德械精锐在淞沪一战打光,老蒋马上就怂了,他很快就认定:日本鬼子是打不过了,抗日这么困难的事情还是交给欧美人吧,咱中华帝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一个以夷制夷,不丢人。

从此以后,老蒋抗日就主打一个“三不”,不拒绝,不主动,不投降。还给加了个很好看的大标题:“以空间换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不抗日,抗战这么多年老蒋都在干啥?

这个简单,老蒋这一辈子只有一件事情是坚持到底的,他不是在剿共,就是在剿共的路上,抗战期间也不例外。

到了抗战后期,除了在日军前线必须放的基本部队之外,国军剩下的主力全部都用来围堵共军,没去围堵的都在囤积剿共的物资。老蒋心腹胡宗南带着整整40万国军主力长期堵在国共双方的边界线上。

美国人看得心脏病都要犯了:我给你物资是让你抗日,不是让你剿共的!

二、美国人

其实,除了我党一直都知道老蒋的尿性以外,美国人是最早知道老蒋心思的人,这倒不是美国人对老蒋有什么特殊兴趣,而是因为美国从1941年起被迫成了国民党的大金主。

美国在正式卷入二战之前,主要的任务就是给自己喜欢的国家发物资,发物资其实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因为美国人心虚:全世界都在打仗,咱们总得做点什么吧?

那时候的美国,打一战打怕了,心有余悸的民众说什么也不愿意扛着枪上战场,所以美国高层就想了了折中的办法,在1941年颁布了《租借法案》,其主要内容就是给盟国提供海量的物资援助,目的就是让被援助的国家打击“美国的敌人”,说白了就是美国想参战,但是出钱不出人。

什么是美国的敌人这东西不太好说,不过具体到中国目标就非常清楚了,美国援助中国,就是希望蒋介石拿了物资能帮忙拖住日本鬼子,别让日本鬼子跑出来祸害人。

作为一个商业起家的国家,美国做事情讲究一个标准流程,这次投资虽然算没有回报,还是向中国派出了调查团:给你钱让你办事,钱不还没关系,抗日这事情总得办了吧。

结果调查团在中国一顿走访,拿回来的报告看得罗斯福血压都要上来了,报告的大意如下:调查团普遍认为中国有战胜日本的潜力,但是蒋介石根本就没有跟日本人作战的打算,他和国民党把收到的美国物资都存了起来,就等着“其他国家把日本人打跑”之后,用这些物资来打共产党。

按理说,罗斯福这时候应该把物资给断了算了,但是罗斯福却把这份报告给按了下来,当做没事人似的继续给中国输血。

这个操作就连罗斯福的儿子都不理解,于是罗斯福就给他解释了一下:我知道蒋介石不抗日,但是中国只要能撑下去就行,不然一旦中国完了,你知道日本会腾出多少个师团来么?到时候,这些日军将会轻而易举地拿下印度、澳大利亚,直到和德国在中东会师——你说,这不是更吓人吗。

对罗斯福来说,老蒋不打仗没关系,别投降就可以了,美国就当花点钱消灾吧。

于是,心照不宣的交易就这样继续进行着,蒋介石继续假装自己在抗日,罗斯福假装自己不知道蒋介石根本没在抗日。

尽管一直在装傻,但是罗斯福还是时不时担心老蒋什么时候撑不下去投降就麻烦了,因为他非常清楚,老蒋那个政府不仅无能,而且腐败到了极点。

随着《租借法案》的执行,美国人不得不与国民党深入接触,很快就见识了什么叫毫无底线。

在《租借法案》刚开始就遇上了大问题,美国不得不派出专门的调查团队去调查滇缅公路——当时美国物资运往中国的唯一通道——试图搞清楚为什么“他妈的一丁点东西都没有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去”。
滇缅公路,广州沦陷后,这条路成为美国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调查团队的报告看得美国人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在这条决定了中国生死存亡的滇缅公路上,国府设立了一共8个海关和超过十几个检查站,分别由不同的国府官员进行花样繁复的检查,并且无一例外要收取大量好处费后才能放行,由于效率低下,每次检查时间最长的需要24个小时,这可不堵车吗。而这些收来的好处费被发现最终上交给了15个不同的国府政府部门。

再强调一遍,滇缅公路上运送的,全都是用于拯救国府、至关重要的重要物资。在国府官员不懈的努力下,原本每个月可以运送3万吨物资的滇缅公路实际上只能运6千吨。

美国人没想到的是后面还有惊喜,当美国调查团把这份报告递给蒋介石时,蒋介石给出的建议是给与美国调查团滇缅公路的“特许经营权”——简而言之,老蒋的解决方案是让他们也去这条公路上收钱。

美国调查团的情绪我们这里就不讨论了,不过老蒋的这个操作似乎无意间也解释了这条路上这么多的收费站都是哪儿来的了。

没过多久,滇缅公路也被日军攻占,美国物资只能通过及其危险的“驼峰航线”送入中国,这条航路的危险程度很好表述——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条需要跨越喜马拉雅山的航线。美国物资的运送从此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美军飞行员极度厌恶这项任务,不仅因为这条航线有着巨大的生命危险,更关键的是每一位飞行员都知道,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送入中国的物资根本不会出现在抗日前线,而是会直接被送入黑市以及国府官员的私人仓库。

从药品、武器、航油到半吨重的美式大卡车,没有什么不会出现在昆明的黑市上,美军航空队曾在一份报告中愤怒的写到,中国人把他们的航油偷走卖掉,然后还试图把数额算到他们的飞行记录里!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美国人也很快入乡随俗搞起了自己的买卖,著名的“飞虎队”陈纳德十分打仗英勇,打仗间隙也不忘拿飞机做点小生意,美国陆军刑事调查局在调查时发现,他运输的商品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其中还包括帮妓院从印度进口女孩。

大家赚得都很开心,唯一不开心的就是人民,因为赚钱实在太忙,国府里根本没有人想要抗日了。

三、史迪威

有人可能要说,你说国民党腐败这我知道,可是这恰恰说明老蒋没能力进攻日本人啊,能力差点就差点把,但人家可能心是好的,你怎么能说老蒋没有心思抗日呢?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的故事了,就是那个发动了1944年缅甸战事的美国将军史迪威。


史迪威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942年起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他是美国派来中国的总代表,拥有支配美国援华物资的绝对权力。史迪威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听过,实际上他在中国近代史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是他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老蒋那边,所以知道的人特别少。

这位美国将军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首先,他是一位优秀且纯粹的军人,特别是在美国二战前的备战训练中表现极为出色,马歇尔认为他是美国最优秀的战地指挥官之一;

其次,他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不会也不屑于圆滑处事,是一位糟糕透顶的政治家。

当这样一位腰杆挺直的将军走进充满腐朽和铜臭的国府大厅时,我们可以想象双方是如何捂着鼻子和对方交谈的。

尽管极度讨厌蒋介石(史迪威私下叫蒋“花生米”),但史迪威却认真地给老蒋出了主意,他认为中国军队打不过日本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步兵师编制有问题,满编1万的一个师实际平均还不到六千人,战斗力低下不说,关键是军饷补给一点没少拿:

...300多个师实际兵员不到满编的60%,指挥官却拿着满编的军饷大发其财,士兵死于营养不良、疟疾、痢疾和霍乱,病号被抛弃。

...中国的士兵都很有潜质,可惜被愚蠢的将领们浪费和出卖。...弹药和武器被拿去卖掉。前线上与敌人的私通已经公开化,运输工具被用来走私,而运输部队则没有一辆车。

——《史迪威日记》

对此,史迪威给出的方案是,合并这些不满编的师,换掉无能的指挥官,搞出90个满编师(后来因为各种阻力改为30个师),补充美国装备,并由他来进行强化训练。

这就是史迪威的“30个师”计划,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计划都非常诱人,有美械装备和训练的加持,这30个师完全可以作为进攻箭头,配合上国军其他的100个师对日军发起全面反攻。

毫无疑问,这是在抗战期间老蒋对日反攻的最好机会。

(未完待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走去天边

这集的观点有点儿偏颇了吧

勾勾读世界 回复 @走去天边

角度有点刁。

东郭仁

因为蒋知道中国这么大日本没能力吃掉,拖下去是最好的战略,而且从他日后的日记中来看,他一直坚信美国迟早会参战,不主动进攻不代表不抗战

听友416940673

好,很好👍

黄今有

浙江人啊!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

by:旺旺明月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史

by:姑射云天

解放战争演义

<解放战争演义>以翔实的史实和生动活泼的文笔,向读者再现当年军民气壮山河的战斗场面,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它是解放战争的百战图,是一部英雄谱!解放战争从1946...

by:山高人为峰阿波

解放战争之解放大上海

上海战役(ShanghaiCampaign)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1949年4月下旬,国民...

by:大鱼海糖

解放战争全纪实

解放战争全纪实

by:信仰0822

解放战争的真相

抗战后享有极高威望且拥有几百万装备精良军队的蒋介石和国民党为什么败得那样快、那样惨?而只拥有几十万条破枪的和共产党为什么胜得那样快、那样精彩?这个问题,至今吸引...

by:梅间雪_

决战:中南解放战争

1949年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地区。“大迂回、大包围”战略是毛主席军事生涯中又一个杰作,我军在解放中南和解放西南的作战中充分运用,在几个月的时间...

by:行者言午播书

声音主播

56911万

简介: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并喜欢朗读,考播音专业说我牙不齐,一赌气开始抽烟喝酒弄成了烟酒嗓,反倒另有一番风味,苍(沧)桑、嘶哑、低沉,但痴心不改就是喜欢。感谢喜马拉雅提供的平台,给了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求流量粉丝,只为实现梦想。谢谢您的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