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马克龙松一口气!中国亮明关键立场,这下轮到美国急了...

2024-05-13 09:51:5413:14 9805
声音简介

当前的国际局势,可谓相当之微妙!

最近这两天,随着最高规格“访欧行程”的启动下,中欧关系被拔升到了一个近年来的新高

——在上一次的访华行程中,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了欧洲的“战略自主”概念。

在这一次的访欧行程,我们选择了法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

举世皆知,在美国势力的渗透笼罩下,这三个国家一直坚持战略自主,他们是当前欧洲诸国中少有的“硬骨头”...

我们将第一站选在了法国。

中国用实际行动承认了法国才是主导欧洲一体化和欧盟发展方向的大国,法国才是欧洲战略安全体系当中的支柱国家!

于是乎,马克龙就又变成了拿破龙,在美国公开叫嚣对华脱钩,欧盟多国噤声的大环境下,他挺立发声:

不认同脱钩

欢迎中国投资

竭尽全力维护欧洲价值链稳定

硬吗?“硬”,但是有限...

众所周知,欧洲的经济火车头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德国,但是此次访欧行程我们甚至没有去德国。

我们将第一站选在了法国,难道只是为了听你谈经济吗?

当然,对于拿破龙的“隐痛”我们也是理解的,毕竟别说是一个法国,在涉及到战略安全层面时,如今的整个欧洲甚至都已经离不开美国。

一方面,在多年的马放南山之后,如今的欧洲军事力量已经不足以抵抗假想中的域外强敌;

另一方面,在依靠北约安全框架数十年后,如今的欧洲早已形成了一种惯性,即依赖美国来维持欧洲大陆的战略平衡、保障欧洲的战略安全;

但是众所周知的一点:

“战略自主”的核心,首先是自主

事实如此,不论是法国抑或是欧洲,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自主”,既不能是因为中国的认可支持,也不应该是来自美国的压力逼迫,欧洲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自主”,唯一的推动只能是欧洲人自己的意愿!

还有希望吗?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宣布下,中国与匈牙利之间的关系,被提升为了“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这一切,拿破龙必然是乐见的。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为了“欧洲统一”的理想,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他还需要继续扮演好马克龙。

是因为美国吗?

据参考消息网5月4日援引俄新社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3日表示:

冷战后确立的国际体系如今已不复存在,而美国失去了“霸权地位”。

诚然,作为欧盟的高级官员,博雷利的此番发言或许带有一些夸大,但是他对美国的看法,却不可避免的隐射出了当前欧盟内部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美国的真实看法

——美国虽仍是强国,但已失去冷战后的绝对权势,美国的衰落已日益显著,霸权崩解肉眼可见!

无疑,这样的微妙变化对于习惯上依赖美国来维持欧洲大陆的战略平衡、保障欧洲战略安全的欧盟各国官僚们,所产生的思想冲击是极其剧烈的。

于是乎我们看到,在传统战略认知和新趋势改变迎合下,摇摆与纠结成为了近年以来的欧洲新常态!

事实如此:对于欧洲而言,美国虽然依旧十分重要,但是随着国际实力格局的变化,这种“重要性”正呈现出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

素来以“对华不友好”而著称的立陶宛,成为了新时代的“报春鸟”

——据观察者网5月9日援引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报道,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日前公开表示,中国台湾当局在该国设立的所谓“台湾代表处”应该改名,以稳定立陶宛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立陶宛尚且如此,作为五常之一的法国,又会有多少畏惧呢?

在戎评看来,时至今日拿破龙之所以还要继续虚与委蛇以“假面”示人,其核心原因与其说是恐惧美国干涉,还不如说是为了防范欧盟内部的分裂!

德国才是法国最为担心的“变数”。

毫不讳言,在几十年战后和解、德法夫妻论早已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法国提防德国这件事儿,那是怎么看都可以说是“不可思议”...

但是如果我们撇除基于舆论宣称的煽情和解,将这种论调回归到冷静理智的国家利益呢?

作为一个“六边形”的欧洲国家,法国在陆地上接壤的国家总共有8个,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

因此从国家地理安全的角度来看,对于法国而言,如果撇除掉与西班牙、安道尔接壤的比利牛斯山脉地区、与摩纳哥、意大利、瑞士接壤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区两道难以逾越的“天险”之后,法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方向只有两个:

1、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接壤的东北-莱茵河延岸

2、与英国隔海相望的西北-英吉利海峡。

对于法国而言,这样的现状意味着什么?

所谓“地理决定国家命运”,百年英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法血战,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逻辑之上!

当然,随着战后冷战格局下欧美诸国以美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的形成,以及德法和解后欧盟的诞生,诸如以上的所谓“安全威胁”,如今早已鲜有提及...

事实上,对此法国的历届政府同样是如此认为的!

因此我们看到,当英、德不再成为国家威胁和对外扩张方向之后,心底巨石落地的法国近年以来开始凭借五常及欧盟领头羊的身份,逐步加强在北非地区的埋头深耕....

但是很显然,对于法国划定的欧洲未来,德国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为啥?

与法国如今的“外无强敌”存在本质性区别,作为欧盟两驾马车之一的德国虽然同样受惠于战后的欧洲大和解,但是因为美国的地缘战略需要,自苏联解体之后曾一度了无威胁的东线,近年以来却愈加呈现局势的严峻

——不论是因为俄罗斯在普京的率领下逐渐走出了前苏联解体所带来的衰弱阴霾而呈现出来的强大迹象,还是美国出于控制欧洲而率领北约不断东扩而导致的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

对于德国而言,其国家地理置身冲突前沿的威胁,确实已经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了!

德国该怎么办?

希望将扩张方向指向北非的法国,以及不愿沦为美国阻俄炮灰的德国,在这个问题上曾一度达成了共识!

于是我们看到,在德法的默契配合下,旨在阻“俄”于德境之外的欧洲军队计划、旨在阻遏美国进一步激化矛盾,而坚决反对北约东扩至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外交基调、旨在调停俄乌冲突,防止克里米亚危机进一步发酵的《明斯克协议》在2014年之际得到了确立...

而在此之后,在德法的共同推动下,一场望通过经济捆绑而达成俄欧一体化的北溪一、二号工程,更是在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紧密配合下,让整个世界都开始重新审视欧洲的未来!

但是后面的事情我们也看到了:

欧洲失败了!

迟迟难以落地的“欧洲军队”无法从实力的地位对《明斯克协议》进行保卫,而作为实质上盘踞在欧洲的最强大军事联盟-北约,或许不足以成事,但绝对有能力搅乱一切

——在美国的授意下,北约撕毁《明斯克协议》公然进行东扩。而在此之下,乌克兰更是直接军事介入,撕毁了条约中有关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自治权力的武装干涉行动...

然后呢?

北溪管道被直接炸了、欧洲各国的极右翼势力纷纷上台靠拢到了美国身边、甚至就连已经卸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都无奈站了出来不顾个人政治声誉,公开承认“《明斯克协定》从来都不是和平协定,那只是为了帮助乌克兰拖延时间,让其增强军事力量”....

事实如此,在国家地缘战略安全的考虑下,因美国搅乱而彻底错失了俄欧一体化“和平契机”的德国,已经被迫走上了战争的道路!

法国呢?

诚然,从地理环境来看法国虽然暂时并不面临诸如德国东线一般的“忧虑”,但是作为与德国并列的“两驾马车”,身为欧洲领袖之一的法国,却需要表明态度!

于是我们又看到,当今年2月乌克兰在阿瓦迪夫卡迎来“战略性失败”之后,面对凭借伊朗的军事工业支持以及背后更为隐秘、深厚的“输血”终于渡过了早期的困窘,本国战争工业体系终于开始良性运转的俄罗斯,法国总统马克龙反而一改暧昧,直接对俄发出警告:

一旦俄军将前线向敖德萨或基辅推进,可能引发法国的干预

作为应对,法国东部的战斗训练中心被正式启用,数以万计的法军在“接近战场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已经开始陆战演习..

但是,这“被裹挟”的一切,真的是法国、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所希望看到的吗?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据观察者网5月9日综合美联社和《以色列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日前给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行动划下“红线”。

拜登表示:

只要以色列进攻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美国就将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

虽然,对于“红线”的原因,拜登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将其解释为了是以色列将美国武器用于杀害平民。

但是考虑到美国对战争屠杀的一贯狂热以及低人权现状,戎评相信只要是智商稍微正常的人都应该明白,拜登此言属于完全的托词...

事实如此,考虑到美国此前毫无节操的向伊朗寻求划定空地进行导弹报复,以及美国面对胡赛武装的唾面自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今已经/预备在俄乌和东亚地区两线作战的美国,至少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并不愿意在中东地区再启战线!

虽然,从当下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此番作为似乎是为了“和平”而努力,但是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用发展的眼光来继续审视的话,就一定会发现美国此刻的“收拳”,只是为了在未来某一天更为有力的“挥出”

——如今被全球瞩目的俄乌,仅仅只是白宫菜单上的开胃菜,东亚地区的后续发酵和陡然爆发,才是大洋彼岸那群饕餮巨兽们眼中的正餐!

我们该怎么办?

1、拒绝一切形式的“美国预设”,尽一切可能得避免亲身参与战争,拒绝“选边站”陷阱,占据与美国同等甚至是更高的政治战略高度!

2、在俄乌调解上绕开欧盟机制,单独与相关国家沟通调解,充分挖掘涉事个别国家的差异化利益需要,然后在多种手段下尽力的对其政治同盟进行分化。推而及之,在未来更多的国际问题磋商上,我们应寻求冲破绕开“美国势力圈子”的影响,单独与相关国家进行沟通!

3、我们要牢固的占据和平正义的政治立场,将包括但不限于反对美国战争主义的被侵略国、参战国,以及遭到美国胁迫的参战国、站队国、乃至于是独立于美国政府及其傀儡战争政府以外的本国和平人士们团结起来,

对于因为政治体制、地缘位置而遭到胁迫逼压的中间分子、投机分子,我们要对其予以警告和红线划定,但应该体谅其无奈,并适当给予安抚,关键时刻伺机对其进行转化;

对于正在为区域和平捍卫而流血牺牲的国家及组织,我们应在保障自身政治战略核心高度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当输血、在政治方面对其进行适当斡旋减压、在军事方面对其适当的提供一些关键情报及可供转化的民用物资及相关科技技术;

简而言之,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战争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作为一个成熟、担当的大国,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不仅应当是“有的放矢”,更应该是在兼顾本国至少未来30年的战略发展前提下,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所进行思考的!

欧洲,只是这一切践行的开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风珠城华丶

马克龙变拿破仑怎么回事啊,事情没这么简单,光看马克龙的动作是不够的。

猜你喜欢
马克龙丨政坛素人如何成为法国总统,还原全面立体的马克龙丨马克龙访华为何而来

►马克龙密友执笔,一手记录法国大选背后的故事,见证马克龙从政坛新人到入主爱丽舍宫的勇气与决心。►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中近60年来最年轻的总统,20年来第一位总统...

by:影子兵

马克思传

此书由前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纂的一部科普读物,作者海因里希.格姆科夫。该书言简意赅,从中了解马克思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理论、著作的形成,感受马克思对待学习和...

by:水凝印象

马克思传

本书是“千年思想家”马克思的个人传记。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马克思的光辉一生。全书从马克思诞生一直写到他去世,从他幼年时的成长,青少年时的求学、恋爱,到他...

by:爱阅读主播

马克一下

我是马克Malik,是一枚94年出生却被喊作“叔”的留学生。从15年开始,我在微博上发布原创视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经有240万粉丝。除了那些搞笑段子视...

by:马克Malik

马克思传

梅林以马克思生平的光辉革命实践,以及他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经过,叙述了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和活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他用无可辩驳...

by:石渠阁

马克思传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

by:尚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