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 | 宋潮播讲第7章伊斯兰教国家、中国37

2024-05-12 21:35:2806:10 49
声音简介






中国有些伟大的贤哲对于艺术的价值观似乎跟格列高利大教皇所坚持的看法相似。他们把艺术看成一种工具,可以提醒人们回忆过去黄金盛世的美德典范。现存最早的中国画卷有一卷是根据儒家思想选集的贞妇淑女,据说原本出自公元4世纪的画家顾恺之的手笔。这里选的插图(图95,画着一个丈夫无端地责怪妻子,它具有为我们所称道的中国艺术的全部高贵和优雅之处。画中的姿势和布置十分清楚,人们对一幅阐明事理的图画所可期待的能事已尽。此外,它也表明中国艺术家已经掌握了表现运动的复杂艺术。这幅中国早期作品丝毫没有生硬之处,因为画中特别喜欢使用起伏的线条,这就赋予了整个画面一种运动感。


可是,对于中国艺术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恐怕来自另一个宗教佛教的影响。佛界的僧侣和居士经常被再现为非常逼真的雕像(图96。我们在耳朵、嘴唇和面颊的外形上又一次看到弧线轮廓,但是它们非但没有歪曲真实的形状,反而把各部分融为一体。我们感觉这样一件作品并不芜杂无序,而是每个部位各得其所地构成了整体效果,甚至在这样一个真实可信的面部描绘之中,原始面具(图28的古老原则也发挥了作用。

佛教不仅通过给予艺术家新任务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它还带来了对待绘画的崭新态度,即十分尊重艺术家的成就,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以前的欧洲,都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中国人最先不认为作画卑微下贱,他们把画家跟富有灵感的诗人同等看待。东方的宗教教导说,没有比正确的参悟更为重要的了。参悟就是连续几个小时沉思默想某个神圣至理,心里确定一个观念以后抓住不放,从各个方面去反复观察。这是东方人的精神训练,他们过去一直重视这种训练,超过了我们西方人对运动或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一些和尚整天静坐参悟某个词语,心里反复考虑,倾听着神圣的词语出现之前和之后的一片静寂。另一些和尚则参悟自然界的事物,参悟我们可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例如参悟水,它是多么平凡、多么柔顺,又能冲蚀坚硬的磐石,它是多么清澈、多么凉爽、多么静心澄虑,给干旱的田野带来了生命;或者参悟山,它是多么坚强、多么气派,然而又多么宽厚,任随树木生长于其上。恐怕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国的宗教艺术才较少用来叙述关于佛教和中国贤哲的传说,较少宣讲某种具体的教义——跟中世纪使用的基督教艺术不同——而是用艺术去辅助参悟。虔诚的艺术家开始以毕恭毕敬的态度画山水,不是想进行什么个别的教导,也不是仅仅当做装饰品,而是给深思提供材料。他们的画是画在绢本卷轴上,保存在珍贵的匣椟中,只有相当安静时,才打开来观看和玩味,很像是人们打开一本诗集对一首好诗再三地吟诵咏叹。这就是中国12世纪和13世纪的最伟大的风景画所蕴涵的意图。我们不易再去体会那种心情,因为我们是浮躁的西方人,对那种参悟的功夫缺乏耐心和了解——我想我们在这方面的欠缺之甚绝不亚于中国古人在体育训练技术方面的欠缺。但是,如果长时间地仔细观看97那样一幅画,大概就会开始对他们的创作精神和高尚目的有所觉察 。当然我们绝不能指望那是描绘真实景色的图画和描绘风景胜地的图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用朴素的语言重新讲述美术发展史,让人能够看出它是怎样前后连贯,帮助读者鉴赏艺术作品,给读者一些启示。

by:太后驾到啦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

自学辅助,如需收听推荐纪保超老师朗读版本。

by:LYLLYYLY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宋潮读艺术

《艺术的故事》是关于西方艺术史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2017年,清华大学校长送给每一位新生的开学礼物,就是这本《艺术的故事》。作者贡布里希是...

by:宋潮欣伟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中文)

《艺术的故事》是一本美术史书(英语:TheStoryofArt),作者恩斯特·汉斯·贡布里希爵士。《艺术的故事》出版于1950年,起初是针对少年读者而写,...

by:Muse艺术故事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一安Wing读书

提高艺术史知识储备,图书涉及大量图片,建议购买纸质书籍配套使用呀~

by:1安Wing

《艺术的故事》【英】E.H.贡布里希

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艺术...

by:Gloria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