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太后冯氏 | 64 南北言和

2023-08-14 08:43:3711:36 171
声音简介

第六十四集  南北言和

男:太皇太后亲政这些年,致力于文治,把一统北方之后的大魏王朝带入文治之路,平城京都正上演一出由拓跋鲜卑人主演的昌盛剧目。而中国的南方,正在更朝换代。南北朝,说起来是南北对峙,北朝仅大魏一朝就是一个半世纪,平城将近一百年,与北魏比起来,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显然都是小打小闹,它们最长的六十年,其他的也就二三十年的光景。

女:刘宋末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外戚萧道成,一跃成为重权在握的人物,他先是乘明帝父子相残之际壮大自己,后是逼顺帝刘准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齐。萧道成历史上称齐高帝。那年是公元479年。

女:萧道成请教大儒刘献长治久安之道,刘献道:

男:“以宋为戒,虽危可安;反之,虽安可危。”

女:于是齐高帝开始为百姓减免赋徭,整顿户籍,实行一些刺激农耕发展的政策。他还举办学府,广纳人才,江山社稷出现了新的气象。然而他只做了四载的皇帝,就因病去世了。死之前,他对太子萧赜(zé)说:

男:“刘宋江山,若非自相残杀,何以他人得之。”

女:萧赜继位,为齐武帝,他不忘先皇遗言,竭力维持兄弟和睦的关系,治理改制,发展生产,使江南一带出现繁荣景象。历史上称作“永明盛世”。

男:南齐的“永明盛世”,刚好与北魏的“太和文治”大体上在同一个时期。这也就同时刺激了两位年轻的皇帝滋生了南北通好的想法,少一些战争和摩擦,对双方都有好处,既可以避免因战争带来的财政空虚、民不聊生、生产遭受损失的局面,也可以毗邻友好,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谋发展。

男;公元483年,南齐首先派出使臣车僧朗出使魏朝。孝文帝热情相迎,举行了盛大阅兵式。

南朝与北朝之间的外交,实际上就是几个分别代表不同集团政治利益的汉臣在较量,在协商,在铺路,在运作。

之后,孝文帝下诏,命李彪和乌洛兰出使齐朝。李彪是孝文帝比较看重的官员,他此次不负众望,让南齐了解了孝文帝的心意,爽快答应再派使臣出访魏朝。

女:果然不出当年,南齐再次派出骁骑将军刘缵和前军将军张谟出访魏朝。孝文帝命当时的主客令李安世负责全程接待,并与之周旋。最后都被李安世说得心服口服。孝文帝与太皇太后高兴,邀请他们入宫觐见。刘缵早听说大魏朝有一个生得十分美貌,且治理国家有章有法的太皇太后。

女: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对太皇太后之气度和美貌也大为钦佩,他说:

男:“生在大魏天朝的子民,真乃三生有幸啊,若不是重任在身,倒是不想再回到南齐,能够长期住在天朝,多多得见太皇太后的芳颜,多多倾听太皇太后的教诲,那该是多么美妙啊!”

女:说罢,把南齐给太皇太后的礼品呈上。

男:太皇太后见过的世面太多了,在外国使臣面前,她是既热情又高贵,一般只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听了他的话,微微一笑,说:

女:“刘使臣的话,哀家听了很高兴,也请刘使臣转达哀家与皇上对齐国的问候和敬意。虽说我大魏与齐国分居南北,各开江山,其实泱泱华夏本是同根,我们何不停止刀兵,同享太平盛世?哀家听出来了,齐国国君与哀家的想法不谋而合,真乃天意也。若是刘使臣愿意的话,宴席散去,可请到哀家的宫里一叙。哀家很久没有听到来自南朝的声音了。”

男:那天,太皇太后的确在宫里与刘缵谈了很久。太皇太后从小就听说江南风光,小桥、流水、人家,听说孔夫子周游列国,听说大诗人屈原在江南饮酒唱诗的故事。所以她对于刘缵所讲的许多新鲜事,都非常感兴趣。

男:第二年,孝文帝再次派李彪和乌洛兰出使齐国。齐国也再次派刘缵来访,太皇太后再次接见了刘缵。这次刘缵在魏朝停留的时间较长。魏齐两国朝廷互访,带来了民间的往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呈现了南北无战事、臣民享太平的良好景象。

女:太平盛世,正是大兴土木的好时期。平城有三城,一曰宫城,在平城北,主要是皇家宫殿,大致呈方形;二曰旧城,乃魏国建都之前的城郭,主要是平城旧址,在平城东侧;三曰廓城,在平城南部,主要是从各国迁移过来的民众居住的地方,占地比较大,廓城之内还有若干个坊区,坊与坊之间以高墙隔开。一般来讲,每坊居民都有每坊的来历,不是战争强制移民,便是其他原因投奔而来,其民族习俗、语言风格,甚至相貌肤色都不一样。可是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逐渐形成了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帮衬的风气,成为整个平城的总体格局。皇家贵族、原住民与各类移民加起来,平城总人口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在当时的社会里,绝对是超大规模的京城。

女:平城的建设,主要是两个时期完成的。

第一个时期是北魏刚刚在此建都,公元398年到434年,那个时期的建设是强制性的。整个朝廷要搬进来,后宫要搬进来,拓跋皇族和所有的文臣武将、军队,还有大批的奴隶,都要入住平城。平城建设的样板,他选择了中原长安、邺城、洛阳的模式,而且参与设计和施工的,也都是中原迁徙过来的“百工伎巧”。道武帝用举国之力,用多年来从各个国家掠夺和占有的财力,所打造的宫殿和场所,其辉煌、其规模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个时期,就是太皇太后冯氏亲政以后的太平盛世,一直到迁都洛阳,时间是公元476年到492年。这个时期的建设,是有财力做保证,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在宫城内新建了七宝永安行殿、太和殿、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安昌殿、太极殿。新落成的太极殿,成为皇宫里的标志性工程,孝文帝常常在此宴请文武大臣和外国使节。

男:平城南部,孝文帝新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明堂。建设明堂最初是公元486年提出并动土,最终完成是在公元491年。明堂又是少数民族政权和民族融合的产物。这个大的历史背景,标志着鲜卑少数民族政权的成熟,也就在这一年下诏营建明堂。

男:平城明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少数民族政权建造的明堂,其风格参照了两汉与魏晋时期诸儒的观点。明堂外墙为环形,横穿距离约一百四十丈,围墙里有一与之同心的宽约十丈的内河,东西南北各建有拱桥一座,直通四门。明堂之顶为圆形,状如华盖,与日月同辉。整个祭台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整座建筑三三相重,气氛庄严,会明堂、辟雍和灵台三个功能为一体,是皇家和朝廷祭天地、拜祖宗、观天象、举办大型仪典的地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文明太后冯氏》

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政治影响和历史地位都无可替代的伟大女性,她的一生大都生活在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死后葬在今大同市新荣区方山永固陵内。

by:靓枝

文明太后冯氏|北魏历史|人物传记|免费专辑

冯太后,她是北魏王朝不可多得的历史人物。这张专辑将让这位历史人物从史料和文物中站起来,在听众面前把历史重新演绎。让我们去深刻了解她对北魏做出的贡献和政治意义。

by:蓝天岚

天下大同·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郦道元高僧昙曜改革家李冲

天下大同|北魏历史风云人物系列(第2季)专辑:①《高僧昙曜》(已完结,共40集)云冈石窟开凿的第一人——昙曜②《改革家李冲》(已完结,共51集)情系家国的北...

by:朱雀门儿

文明太后传

【内容简介】她,历经四代帝皇!她亲眼目睹太武帝的死亡;她是文成帝钟爱一生的皇后;她是献文帝又爱又恨的嫡母;她是孝文帝敬重尊奉的皇祖母;浸淫宫廷四十余年,成为历史...

by:欢喜音频

冯氏肩部

冯氏肩部,如有缺少是官方系统删除,后期发现会补上,记得收藏关注

by:易学guoxueyijing168

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

中华民族的伟大女性。中华民族融合的奠基者。

by:洛宝六六大顺

冯氏六代中医世家经验传承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养生是中国历史典型优秀传统文化,中医学充分体现了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神...

by:英语教师迎春接福冯艺

凤家太后

【内容简介】每天20点更新1集凤家旺族嫡女重回古代,一朝睁眼重生金钗之年,仰天大笑,老天有眼!可算轮着她造天造地的时候了!斗渣母败毒姐,各种工心算计阴谋阳谋忙得...

by:南山胖丫

萧太后

萧绰(953年6月18日[1]—1009年12月29日[2]),小字燕燕,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萧...

by:免费书场

太后是个啥

我吧,从小,就立志要当太后。我爹吧,从我小,就立志要让我侄子当皇帝。鉴于我无法变成我侄子的娘,所以我和我爹的梦想就有点冲突,然后我就把我爹杀了。

by:边度5200

声音主播

720151.8万

简介:这里是朱雀门er有声创意工作室 名家朗诵、经典书籍有声版、热门IP有声剧……与热爱文学戏剧和心理类的你相遇在声音的奇妙世界里 欢迎在喜马拉雅搜索主播账号“朱雀门儿”,收听心理精彩有声内容 心理类:《少年抑郁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被讨厌的勇气》《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走出抑郁症》 悬疑类:《灵魂摆渡》《李昌钰·罪案剧》《陌生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非常疑犯》《长夜难明》《沉默的羔羊》《消失的13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