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漫谈中秋特别节目:寄慨无端 随物赋形 苏词《水调歌头•中秋》再析

2022-09-11 20:59:2526:39 901
声音简介

海客漫谈中秋特别节目:

寄慨无端 随物赋形 苏词《水调歌头•中秋》再析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岁次丙辰,这是苏轼来到密州的第二个中秋节。夜已深了,刚刚的众宾之欢已变作了酒冷灯残。子瞻酒重,时醉时醒,独立庭中, 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不朽篇章——《水调歌头·中秋》。词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纵横儒道,笔转如环,挥洒自如。蕴深情于豪放,纵逸想于九天,思接千里,胸怀古今。难怪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子瞻《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可见密州时期的创作不仅透漏出子瞻开宗立派的自信,也标志着豪放词风的初步形成,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王灼说:子瞻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碧鸡漫志》卷二)以苏词的开创性来说,绝非虚誉。

词前有序,让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心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中秋,苏轼是年四十一歲。自妻王弗卒於京師起,这十年是苏轼人生艰辛的开始。

治平二年乙巳 (1065三十歲)五月,妻王弗卒於京師。

治平三年丙午 (1066) 三十一歲。在京師。四月,父蘇洵卒。

治平四年丁未 (1067) 三十二歲。與弟轍護父喪返川。

熙寧二年己酉 (1069) 三十四歲。二月還朝,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館判官告院。是年王安石始行新法。  

熙寧三年庚戌 (1070) 三十五歲。在京師。弟轍以議新法忤王安石,自三司條例司屬官出為陳州學官。

熙寧四年辛亥 (1071) 三十六歲春間,自判官告院改權開封府推官。上書神宗,論朝政得失,忤王安石。

熙寧七年甲寅 (1074) 三十九歲十一月改知密州。是年王安石罷相。

熙寧八年乙卯 (1075) 四十歲。知密州。重葺超然台,作記。作《江城子.記夢》,悼念亡妻王弗。二月王安石復相。

人生开始在诗人面前展示了它峥嵘的一面。但密州时期,还不是诗人生命里最低潮的时期,比起后来的乌台诗案,壮岁的苏轼仍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苏轼同时期的词作——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足以让我们看到他满腔的豪情和炙热的生命力: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时作者四十岁。词的前半阙以三国时孙权自况,极言出猎的壮观。后半阙又以汉文帝时魏尚自比(一说以冯唐自比),希望能被朝廷重用去守卫边疆,杀敌卫国,建功立业。虽然“聊发”“鬓微霜”“冯唐”透出了一点寂寞与自伤,但这些都是一闪而过的,很快我们就会被“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如电影画面的豪言壮语所激动。苏轼说这首词他曾“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然而,中秋词序中所说“欢饮达旦”,不禁又使人略感踌躇:诗人快乐吗?在这屡遭贬斥、兄弟离散的中秋之夜,果真能一醉解千愁吗?诗人真的是“大醉”了吗?那又是谁“无眠”?谁“有恨”呢?他要表达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那就让我们逐句解读一下这首词,看作者的情绪是如何出之以醉、而诉之于月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起笔突兀,如屈原《天问》,更让我们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的,一样的花月夜,一样“迥阔的宇宙意识”。而苏轼的追问似乎更为超迈,这里已经没有人间的拘束,有的只是子瞻与宇宙之间的问答。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又是一问,此时人已醉,他本不需要什么回答。他也并未等待答案。这里只想稍稍说明的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的来历。

周汝昌先生在他的《人有悲欢离合--说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说:那是唐代小说《周秦行纪》里的情节,小说里托名牛僧孺有一次偶然走到一个地方,因请求借宿一宵,却无意中会到了古代的许多美人,如王嫱、绿珠、杨贵妃等等都在。美人们都作了诗,而且要牛僧孺也作一篇,于是他写道:"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子瞻诗里那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来历了。牛僧孺的诗,本来是运用《诗经》里面"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的词句,那意思并不是说忘记了看日历,所以不知道今儿晚上是哪一天,而是表达了作者的极为惊喜的感情的话,犹如说:今儿个不知是什么好日子,有了这般幸运的遭遇! ”

但细味苏词此句,却丝毫感觉不到其中有“狂喜”之感。否则继之而来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的孤独感,不是太生硬了吗?

我以为这两句的用典,应该渊于戴叔伦的诗《二灵寺守岁》(《全唐诗》卷二七三_145)和呂严的「忆江南」。

戴诗曰:“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烛共萧然。無人更献椒花頌,有客同参柏子禪。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吕词曰:「…沈醉处,縹渺玉京山。唱徹歩虚淸燕罷,不知今夕是何年。海水又桑田。」同样表达的是对宇宙而言生命的迷茫。欢乐尽处这短暂而孤独的人生,对于宇宙而言是何等的渺小和偶然!八歲入小學,即師从天闲觀道士張易簡的苏轼,对于宇宙、生命、人生、盈亏所持的道家哲学观念,才是进入本词的唯一途径。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欲乘风归去”他本就是天上的谪仙,唐代谪仙李白一首题目叫作《把酒问月》的诗,开头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黃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為「兩谪仙」,苏轼自已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两人同为诗仙,才高旷世。身世际遇也十分相同,故而心思也常常暗合。时至中秋,月凉如水夜气正浓,酒酣耳热时换成的单衫,已渐渐抵不住深寒,酒要醒了,身上的冷已经沁入了心灵,刚刚酒醉的张狂变得冷静,人间尚冷如斯,那高如琼楼玉宇之处呢?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又与李白的「月下獨酌」暗合。「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飮,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同样的醉中望月,同样的月下独舞、同样的孤寂落寞…

细品苏词的这个“清”字有三层意思:首先从时间上看:欢饮达旦,已是明月西垂,朝日未升之际,这时的人影最为浅淡,一个“清”字,如在目前。

二是酒阑人散,夜气方稠,诗人独舞于月下,较之刚才的欢饮喧哗,这“清”静、“清”凄,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这时诗人似已乘风归去,月中的子瞻与地上的子瞻,依然如庄周梦蝶,不知是庄周梦而为蝶抑或是蝶梦而为庄周。这一个“清”字竟然把眼前之景,酒醉之感,飘逸之态点睛而出,又是大醉后随笔写来,足见奇才天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周汝昌先生点评这个""字曰:古时凡写光阴的暗暗地、缓缓地、令人不易察觉地移动前进,都用这个""字。例如写"更漏",写"树影",都说""。这里用了个""字,的确写出了赏月之间,时光暗暗地过去的神情。可谓品赏精到;而说朱阁,绮户是指女郎,则未免有点弗洛伊德了。所谓朱阁绮户,关女郎何事。我以为朱阁,绮户是泛指,酒醒了,诗人还是站在人世间,明月已西垂,不知在这明月所照的一片亭阁之中,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的无眠呢?这又让我们不禁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无眠的人是我——苏轼子瞻。

这时是要“兼怀子由”了。与苏辙已经整整5年没见了。他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記,特地请求北徙。可是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见。「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別,誰知恩爱重」(颖州初別子由)他也曾告诉弟弟: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但是这词中之意仅仅是怀子由吗?词中的意境显然比这要开阔得多。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句是诗人慰月,还是诗人自己安慰自己呢?中秋的圆月,清辉皎洁,反衬得诗人越发地形单影只。那么,这是在埋怨秋月的不解人情吗?你、你这皎洁的明月、美的寄托、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代月作答的话实际上是在自我排解:人之聚散哀乐与月之缺暗圆明,本就是无可奈何的事,这就是宇宙间的常理吧,你又何必以之为苦若是呢?道家思想的超然再一次解脱了诗人。“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子以之自嘲亦以之自解。两年前在来密州的路上就已经出现这样的思想了——《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的下阙:“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元好问甚至于不愿承认这首词为苏轼所作,说此篇“极害义理”。大概尤其对这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感到刺耳吧——堂堂一门三进士、英宗皇帝留给儿子的宰相之才、九岁时母程氏亲授《漢書·范滂傳》时,就“慨然有當世之志”的苏轼怎么能说出这么颓废的话来!这对苏轼来说这是无奈还是洒脱?

叶嘉莹先生说:“苏词既有‘天趣独到’、‘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具神仙出世之姿’,有超旷之襟怀与意境,然而却也有人从苏词中见到了其‘寄慨无端’之处,与‘幽咽怨断之音’的问题。对此她解释说:“苏轼在天性中既禀有‘欲以天下为己任’的‘用世之志意’,也同时禀有‘不为外物得失荣辱所累’的‘超然之襟怀’,所以当他在仕途受到挫折时,虽也能以超旷之襟怀,作为自我解脱与安慰之方;然而究其本心,则对于用世之志意却也并不曾完全放弃。”也就是说苏轼一直在用世与遁世这两种价值理念中徘徊,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宋代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因此苏词就少了与之并称的辛(稼轩)词的执著和苍凉。周济正是从此处判苏辛的不同:“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到;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二公之词,不可同日而语也。”邓广铭先生说:苏词渊庄,辛词学骚,也就是此这一方面着眼的;所谓‘寄慨无端’之处,苏轼对此也是有所自觉的,他自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审美创作之随物赋形不可知,然而这无法之法,也正是苏词风格的根本,正因如此,才有了前人赞语:“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夏敬观手批苏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天意不能随人愿,我辈只有随天意勉人力而已。到这两句已经完全回到了尘世,而意境之阔竟不减于前。读到这里,使我们不禁想起《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虽寄兴有别,可其中的感慨之实在和思念之深切与“但愿人长久”实合一契。

“千里共婵娟”纵观此词,起于举杯问月,是酒狂兴逸,如拍案而起,其间或与月同化俯瞰人间,或以情问月兴寄幽远,实是句句未尝离月,又不为月所拘,若即若离,实为词中高格。结句又回到中秋月,让人宛如看到苏轼负手庭中,胸中满溢着热烈之后的落寞与怅惘,久久注目于明月。一曲月光咏叹调结束了,可余音依然袅袅不绝如缕,其言有尽而其意无穷。

是啊,只要我们能共有这一轮冰魄,而心中一直不曾将对方忘怀,纵使相隔千里,亦复何害呢?只要我们能够生活下去,一定会守得云开,兄弟相见。那么也祝愿天下所有怀着遗憾与怨望的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静安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六年后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出的这几句话,给出了我们标准答案,他验证了我们前面对中秋词的理解大致不谬。反过来说,在前后赤壁赋等作品中所表现的以通豁达观态度对待人生现实的不平和苦闷,早在《中秋》词中,已见端倪。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大通说一聊不一样的天

二十年前老勘磨,少小未许马伏波。今日幸得金声振,皓月千里旧山河。

海子的海子 回复 @大通说一聊不一样的天

河山千里同泠月,总角银霜么奈何

猜你喜欢
特别节目

喜马拉雅活动特别节目

by:东瓯骏马

特别节目

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各省市的专题介绍,期待您的收听!不要错过呦!

by:听友33644160

特别节目

祝大家春节快乐

by:艺桥工作室

新冠特别节目

新冠时期,静度时光。

by:我是Zoi

假期特别节目

各种故事射手的专辑中最好的精品汇聚于此。

by:故事射手

琳子的特别节目

一些活动的作品,或者好玩的电台,试音等不知道怎么分类的小作品放这里,可能有短剧啊,故事,音乐,独白等,希望你们喜欢

by:琳子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