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穿越的底色上是当代年轻人精神世界 |《走出唯一真理观》

2024-05-15 18:01:3210:24 1.3万
声音简介

原文 


时隔五年,在观众的不断“催更”下,《庆余年2》在5月9日正式官宣定档,将于5月16日起,在CCTV-8和腾讯视频双平台首播。


今天我们就结合当代著名哲学家陈嘉映的《走出唯一真理观》,来讲一讲《庆余年》成为神剧的真正原因。


《庆余年》的故事大致上讲了一个叫范闲的现代青年,穿越到一个封建时代,在神秘高手的保护下茁壮成长,因对身世之谜的好奇,他离开家乡,前赴京都之后,在去世老妈的光环下轻易拥有财富、权力、地位、以及各路大佬不求回报的呵护,甚至连一见钟情的姑娘都正好是未婚妻。试问哪个年轻人能够拒绝这种开了“金手指”的剧本。


我们如果把范闲的人生经历放至现代,就可以这么解读:范闲从小免除义务教育,自带名师教学,生下来自带前世记忆,不用上学,随口背出唐诗宋词不在话下,就连《红楼都》可以凭记忆默出,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院士亲传医术和毒术,由武当山武学大师亲传武术。成年后到京城还未求职,就有两家五百强企业抢着签他,范闲面临的是财富和权势的两难选择。


可是,如果这部剧仅仅只是范闲金手指全开,那么《庆余年》充其量只能算作爽剧。但庆余年并非只是一部爽剧,而是一部穿越玄幻为底色,真正讲的却是科幻以及对传统的思辨与人生哲学。


先说说科幻的部分,在庆余年的设定中,庆国所处的历史位置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灭亡许多年后又建立起的古代王朝,是一种历史循环。这与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建立的,以五德转移解释历史变化类似。甚至连主角范闲所掌握的“霸道真气”,作者也给出了科幻的解释:所谓的真气实际上是核战之后残留的辐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废土世界”的重新发展。


说个题外话,有一本书叫《中国哲学简史》,书里就讲到过科学和迷信的关系。书里说到,术数的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术数在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试图只用自然力解释宇宙的时候,就变成科学。因此这部剧重新建立了这种超自然力的信仰,用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表明了它科幻题材的身份。


听到这里,你应该也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哲学的意味。你会发现,其实《庆余年》这部剧中还充斥着宿命论,从《庆余年》这个名字就可以溯源。


《易经•坤》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就是积累善举;余庆就是遗留的福泽。大白话来说就是,所谓善有善报,体现出古代已经形成的因果之说。是不是有点熟悉,对,这段话也是《红楼梦》中巧姐的判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红楼梦》里王熙凤帮助了困难中的刘姥姥,后来,女儿巧姐落难,刘姥姥拼力救回。正是王熙凤的积善,后来,巧姐得到了余庆。现在想想范闲的开挂难道没有点“人生富贵穷通莫非命也”的意思吗?


小说如此,影视剧亦是如此。庆余年的出品方在筹备之初就确立了主线,那就是“以一个文学青年的视角叙述古代故事,以当代价值观烛照虚构的古代时空”,这种宿命感和悲剧来源于带有现代意识的范闲,从独善其身到挑战全世界,对等级森严的社会发起反抗。范闲用现代人的灵魂,与古代社会,甚至是制度发生了激烈碰撞,来自价值观的冲突无可避免。


一些情节懂得人都懂,其背后不只是渲染剧情。比如在剧中,二皇子为了吃凡俗的包子,就要把一条街上的人驱散;一个简单的权谋布局,就要死伤无数无辜百姓;范闲好友滕梓荆为保护他,被杀手杀害,可是旁人却以“不过是一个护卫”的轻蔑态度对待,如果按照正常的推进逻辑,范闲一定会隐忍下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范闲却不畏强敌,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他初来京都时,宅内众多下人与丫鬟供他驱使,浸润了“生而平等、守护公道正义”观念的范闲并不受用。他试图普及每个人并无高低贵贱,却被府中下人视作话中带刺,不胜惶恐。这正是《庆余年》对人的关注,那就是“人格的自我实现”,首先从公平开始,虽然地位有高低,但人格却平等。


当然,如果只是停留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那庆余年也难免成为一部套路式的作品。它真正的内核其实是在于,向内探寻人生的哲学,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 这一点从主角范闲身上就能看到。


范闲并不是360°无死角的完美人物,他有非常明显的成长痕迹。一开始,范闲并没有像母亲那样绝对“理想主义”的包袱,他只追求个人意义层面上的自由。早期的范闲多次强调,要为自己而活,这几乎变成了范闲人生的最大宗旨。可是好友滕梓荆惨死,他逐渐萌生出改变世事不公的看法。在接受了母亲留下来的理想后,他终于完成了升华,拥有了一个现代青年改造生活的勇气。


这也是《庆余年》吸引年轻人的地方。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个人价值又该如何实现,这是每个现代青年都会面临的选择。对当代青年来说,他们有生而为人的欲望与需求,却也有沉淀在血液里的温暖与豪情。就像作者猫腻说的,“如果我们把范闲身上的那些衣服撕了,赤裸裸的他,只不过是一个赤裸裸的你,以及赤裸裸的我”。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在西西弗神话中:诸神惩罚西西弗,命令他把一块岩石不断地推向山顶,可石头却因为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一次次滚落,这导致西西弗不得不重复推石上山这个动作。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西西弗一样,在如此折磨的境遇下依然抱有激情,所以加缪赋予了西西弗一个荒诞英雄的身份,对他的激情和苦难表示肯定和同情。如果今天的我们把推石上山看做一场心理搏斗,那么每一次西西弗都在战胜自己,他的命运始终都属于他自己。仔细对比,你会发现,范闲也是加缪笔下“坚持奋斗、对抗人生的荒谬”的那一类勇士,但我们都知道,觉醒的理想主义者注定是孤独的。


除了理想主义的信念,作品中也不乏现实主义的观念。举个例子,范闲的弟弟范思辙表面上看似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他的父亲范建也恨铁不成钢,可是却被范闲看出算术以及商业上的天赋。在范闲的指导下,他制定了庆国商业史上的第一份计划书,从书堂选址、管理层的聘请、人脉的利用,到打击盗版商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划。其中,涉及到很多营销、管理的手段和玩法。当剧中几乎所有人都在勾心斗角时,范思辙却“不一样”。他只专心做生意。也为他日后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这导致我们对“不一样”特别敏感。就好像长大了人家都结婚生子,如果你没跟上趟,就成为亲戚们的“众矢之的”。不一样让我们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觉得是一种威胁。


最后,我引用哲学家陈嘉映在《走出唯一真理观》中讲的一句话:“你要深入自身之中,了解你真正相信的是什么。你实实在在相信一些什么,你为自己相信的东西做点儿什么。只要你愿意,不见得必被大势裹挟。”


《庆余年》在广大观众中获得了最大公约数的共鸣,我们也确实需要《庆余年》这样描摹一个青年对抗命运成长的作品。

今天的《热点讲书》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cocojobo

范思哲 fanjian?

精玉无华

你讲的观后感如此复杂深奥,巩怕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只会看其表面刺激新奇,留下一夜黄梁并无其理解的深度!!!

NS丨Hua

真气运行法 核弹发射

听友205391185

生活在这样穿越的虚幻的世界观的人,以后怕要废了。

猜你喜欢
庆余年2

张若昀同名影视剧原著、全免费、精彩内容等你来听哦

by:乔尼娜样儿

解读【庆余年】

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锤炼的故事。

by:小bo说书

《庆余年》|解密

在猫腻的小说中,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闲,自小跟随奶奶生活在海边小城澹州,随着一位老师的突然造访,他看似平静的生活开始直面重重的危机与考验。在神秘老师和一位蒙眼守...

by:幻梦海

《庆余年》的秘密

欢迎收听新专辑:《三体》细节探秘|刘慈欣著https://www.ximalaya.com/album/73042553“《庆余年》的秘密”这张专辑关注猫腻的小...

by:文倩同学

庆余年|深层解析

1、范闲是庆帝私生子?2、叶轻眉是谁?怎么来的?3、五竹又是怎么回事?4、陈萍萍、范建、庆帝、叶轻眉啥关系?5、庆帝爱叶轻眉,为什么要杀她6、范闲几个老婆?都是...

by:家瑜小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