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在雪原与星空之间--拉练》

2022-04-01 21:41:4429:56 11
所属专辑:秋天
声音简介
“拉练”这个词,顾名思义,是“拉到外面去训练”的意思。这个“外面”指的又是哪儿呢?它说的是“屋子外面”。

有人又得说了,屋外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不是常常到屋外活动吗?

我说的这个屋外,有几点特殊的地方。第一是时间。它不是春暖花开的三月,也不是赤日炎炎的夏天,还不是金风送爽的秋天……对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季节,就是白雪皑皑的冬天了。第二是地点。不是江南,不是塞北,不是平原,是海拔五千米雪线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

什么叫雪线呢?刚听到这个词的人,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条又白又亮的银线,好像是一根由千万根蚕丝拧成的粗绳子,悬挂在险峻的高山半腰。其实,雪线可没那么浪漫,它只是地图上一条假想的线,表示在这个高度以上,积雪和冰川永不融化,寿命与天地同存。在雪线以上的高山行走,随手拣起一块透明的冰块,它的历史都可能超过了一千年,比你爷爷的爷爷还要古老得多。拉练就是让大家到雪线之上露营和自己起火做饭,当然,最主要的节目是行军和真枪实弹的演习。听了动员令后,大家都摩拳擦掌,做着拉练前的诸项准备。

第一要紧的是每人要有一口锅。平常日子都是吃炊事班的大锅饭,自己不用发愁。这回不行了,要野炊,首先得自己备好锅勺。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想,它说得也不怎么确切,就算有了米,没有锅,巧妇也得抓瞎。

河莲先到炊事班求援。班长说,甭瞎忙活。你们不用备炊具,到时候有我呢。

有人自告奋勇帮忙自然好,但不知这忙如何帮法。河莲说,让我先看看你准备的锅。

班长说,我的锅,没什么新鲜的,你天天看见,喏,就在那儿。

河莲一看,原来炊事班长根本没做特殊准备,打算把每天给大伙烧开水的大铁锅,背出去煮饭就是。

河莲说,那怎么行?到时候一安营扎寨,传下号令,就地生火做饭,你做得了,队伍也该开拔了,我会饿肚子。

班长晃着大方脑壳说,我是那样的人吗?要是万一来不及,怎么也得让其他同志先吃,我是享乐在后的。

河莲说,那也不成。你的锅那么大,得多少柴草才能把水烧开?伺候不起。

河莲是我们派出的侦察兵,本以为她会带回好消息,不想无功而返。全班人唉声叹气之时,新情报传回来了,说是经过摸索,有人发明了用罐头盒子做成很漂亮、实用的小行军锅。

高原海拔高,气压低,饭很不容易做熟。避免夹生的办法,就是尽量提高锅的密闭性,保持住锅里的温度和压力。当然要是有小的高压锅,那是最方便了,可拉练的宗旨就是让大家在冰天雪地里锻炼,哪儿会给大家配锅?不知是谁的创造,用锉刀把罐头盒顶端的焊锡锉掉,使罐头盒盖完整地脱落下来,用的时候再盖上去,一个因陋就简的小锅就成功了。

我们每人拿出一个水果罐头,开始像手工作坊一般干起来。锉刀吱吱,银屑飘飘。不一会儿,河莲就兴奋地大叫起来,我的小锅出厂啦!

大家凑过去一看,河莲把罐头盖子平平整整地卸了下来,盖上去的时候严丝合缝,简直像是原装的锅盖。河莲又操起锤子,用小钉在罐头盒——也就是锅的主体部分,钻了两个洞。

我们吃惊地问,这是什么?

河莲说,这都不明白?拴上铁丝,做个锅耳朵。不然,锅那么烫,谁敢用手提?再说,如何捆到背包上?都是问题。我这是一箭双雕。

我们衷心佩服河莲的深谋远虑,锅的制造已进入精加工阶段。低头看看自己手下的活,还是粗坯,就赶快提高速度。

真是见了鬼,我拼命挥舞锉刀,像一个地道的老工人。可我的罐头盒子好像变成一发炮弹,其壳坚硬无比。我累得一脑门热汗,它还是岿然不动。

我去找河莲,她成了我们之中的总工程师。真是高人啊,只看了一眼,她就说出了症结所在。你真傻,为什么专门挑了橘子罐头来锉?要知道,它的铁皮质量最好,简直像是不锈钢制成的,难怪你锉不开。像我,选一筒菠萝罐头,又小巧铁皮又软,自然马到成功了。

面对先天的失误,除了改换门庭,没别的选择。我立刻加入了“菠萝一族”,其他的操作也和河莲一模一样。经过手忙脚乱的一阵努力,小锅也宣布竣工,同河莲的产品摆在一起,简直是双胞胎。

锅的问题之后,就是领粮食。规定每个单兵要携带足够三天食用的口粮。按照士兵最低热量标准,共需粮食四斤半。

干粮袋是草绿色的,细细长长,瘪的时候好像一段蛇蜕。领导用秤给大家分粮,四斤半大米装进去,粮袋撑得圆圆滚滚,像一条苏醒过来的大蟒。

我生平最讨厌吃米饭了,总觉得那些软绵绵的小白粒子,吃多少也填不饱肚子。平日也就罢了,饿了可随时补充零食。可这次是模拟实战,总不能一边坚守阵地,一边嘴巴嚼个不停吧。我对领导说,给我发白面,成吗?

不行。领导很干脆地拒绝。

为什么?米面都是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卡路里是一样的。我用刚学到的医学知识,为自己做论据。

在高原上,米可以煮熟。面呢?泡在罐头盒子里,成了糊糊,你怎么吃法?领导不理我的卡路里学说,一针见血地指出面的弊病。

我宁愿吃那种糨糊样的东西,也不吃米饭。再说红军过雪山草地的时候,吃的也是面粉,不过就是炒熟了而已。我小声反驳。

领导没想到我引经据典,一时竟想不出如何批评我,停了一会儿,终于发现了更强大的理由,说,干粮袋就那么长,米能够装进三天的量,面就不行了。

我说,不信。

领导说,你这个女孩,怎不见棺材不落泪。来,我装给你看!

领导说着,称出四斤半面粉,倒进干粮袋。面比米要难收拾,不少面粉洒在外面,领导就像颗粒归仓的老农,不厌其烦地把每一撮儿面粉都收拾起来,愣往干粮袋里塞。

干粮袋鼓如圆柱,秤里还遗有面粉。在铁的事实面前,我不得不低头服输。同等重量的面,要比米占的地方大。比如说一麻袋可装大米两百斤,装面粉就放不下了。领导告诫道。

但我仍不死心,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对我的胃来说,三斤面就抵得过四斤半米。

领导说,这不是抵不抵的问题,也不是你的胃说了算的事。你刚才不是说什么卡路里吗?关键是热量,在冰雪高原,你要是没有热量,就得变成白雪公主。

我一声不吭地跑出去,过了一会儿,抱着一堆糖进来,对领导说,我不带大米,带水果糖行不行?它提供的卡路里比大米可多多啦。

领导这次把脸沉下来,斩钉截铁地说,不成!一个战士不可能在冲锋的时候,往嘴里不停地塞糖!

最后一线希望破灭。虽然他的话也很无理,冲锋的战士不能往嘴里塞糖,难道就可以往嘴里塞米饭团子吗?但人家是领导,咱当小兵的,就只有服从了。

衣食住行这句话,我以为很科学。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以后,考虑的就是拉练中的穿了。皮大衣当然是必备的了,要不然,会在酷寒的夜晚冻成冰雕。狼皮褥子也是要带的,在万古不化的寒冰上露宿,没有它,地心的寒气会把我们的五脏六腑凝成一坨。狗毛皮鞋也是要带的,不然会把脚趾冻得指甲脱落。皮帽子当然更得带了,要不,回家的时候会丢了耳朵……我们贴身穿了衬衣衬裤,外面罩了绒衣绒裤,再外面裹着棉衣棉裤,然后披上皮大衣,每个人的体积都比平日增大百分之七十以上,走路的时候像一座毛皮小山在移动。

相比之下,住的问题反倒比较简单。每人带一件塑胶雨衣,它的边上有一排纽扣,我以前一直不知是干什么用的,此次经人指教,才知道可以和另外一件雨衣结成一块巨大的篷布,搭一座简易帐篷。每人还要带一把行军锹,到了宿营地,在冰上挖洞,然后把锹把儿埋在里面,就成了帐篷的支柱。

没想到在这个简单的环节上出了问题,因为是两个人合住帐篷,睡觉的时候为了保暖,必须头脚颠倒,打通腿。小鹿是个汗脚,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毕淑敏《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很快就读完整本了,喜欢请订阅。关注7谨言,以后的作品会越来越精彩。《在雪原与星空之间》是一本散文集,属“毕淑敏散文全集·七色暖心系列”中的一本,以作家当年的西藏...

by:7谨言

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毕淑敏老师的经典作品集,希望我娓娓道来的演播可以让您感到惬意。在这些趣味盎然、妙趣横生的回忆散文中,作者以简洁生动的笔触,不仅把中国海拔最高的地方——西藏阿里的...

by:迪斯尼_

提醒幸福:毕淑敏专集/毕淑敏

本书是“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的毕淑敏专集,收入了作家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按主题分为两部分。“爱之光芒”辑收入了八篇展现少年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在这些...

by:暗蓝色的水杯

毕淑敏散文

人生沉思:在火焰中思索

by:天地方寸fu

毕淑敏散文

淑敏散文,让你在阅读中顿悟、让你在品味中明晰,让你在回眸中透彻;淑敏散文,让你在忙碌中学会放慢脚步,让你在忽略中学会重新拾起,让你在迷茫中学会明晰...

by:楠诗116

毕淑敏小说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一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生命中的欢乐与辛酸,灵魂深处的黑暗和光明。【题记】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

by:宝宝之书

毕淑敏散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百年中华散文海洋中遴选出50位成绩卓著,个性彰显,深受读者喜爱,社会影响力广泛的作家。每人一卷,每卷20万字,并配作者照片30余幅。作品以发表时...

by:一粒米一尾鱼

毕淑敏散文

毕淑敏写给女性的智慧之书。学习,是我们最好的娱乐。学的多了,你就慢慢开始了思考。专辑内所选读的文章均为非盈利义务播送,与听友分享。如果发布在本专辑里的文章或者著...

by:秋水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