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解》乡党篇 10.8-10.10 尊老敬老是美德

2019-12-02 22:03:3211:27 79
声音简介
【原文】
10.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題解】
本章孔子谈了他对饮食的思想。注重饮食卫生,处处遵守礼制,这都是孔子重养生的具体表现,表现了对人生的热爱,对健康的珍视。以上三章中,记述了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孔子处处坚持遵循“礼”,这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而且表现在衣着和饮食方面。他在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不相同,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礼制。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对于食物,有八种他不吃。凡是有害于健康的食物他都不吃,这是重养生的表现。而且,他在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依然能够活到七十三岁的高龄,足以证明了他的养生之道是相当高明的。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食腐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饭时,不吃。切割方式不得当的食物,不吃。没有一定的酱醋调料,不吃。席上的肉虽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能喝到神志昏乱的地步。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分到的祭肉(当天就食用)不放过夜。一般祭肉的留存不超过三天。超过了三天,就不吃了。
吃饭的时候不谈话,睡觉的时候不言语。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先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祀一番,而且祭祀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原文】
10.9 席不正,不坐。

【题解】
本章说明孔子在日常生活中都保持正大的气象,即便是小问题也不会忽视,做到恪守礼仪。

【译文】
坐席摆放得不端正,不就坐。

【原文】
10.10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题解】
本章记述了孔子的敬老之礼。

【译文】
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要等老人们都出去了,孔子才出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巜论语乡党》

师兄们,论语子罕篇已朗诵完毕,接下来进入论语第十乡党篇本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例如孔子在面见国...

by:BETTY_2r

论语 乡党第十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来,众多学...

by:林氏包子

《论语---乡党篇第十》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乡党篇。

by:君子吉

論語不泥 10 鄉黨篇 最接地氣的口條解釋最高智慧

需要文字稿的同學請聯絡微信bksun8864,大師兄文山不泥,暨註解易經之後,推出另一部重要的國學註解,顛覆宋朝以來,國人對孔子所持有的刻板印象,更是要證明<論...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论语全解》 精读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文化的智慧,从学习论语开始。

by:未名心语

论语旧解

扭转学问立场,重建道德主体与实践之学,廓清现代视角对古籍的误读,凸显儒家学以致用的特点,解决现代人的实际问题。

by:壁立千仞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