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肖邦 Chopin Forever 轻松入睡

1.2万
好几次,我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肖邦是波兰的国家名片。
  在这个到处飘荡着肖邦音乐旋律的国度,这样的比喻,堪称形象、传神而贴切。
  无论是凝视他留在世间的唯一一张照片,还是读同时代人对他的回忆和描述,肖邦都给人一种细腻、感伤、忧郁的印象。但外表柔弱的他,心灵中却燃烧着一团炽烈的火焰。他的一生,正值波兰被沙皇俄国奴役的年代,但波兰人民从未屈服,始终不屈不挠地坚持抗争。爱国主义激情也贯穿了肖邦的一生,虽然长期寓居巴黎,他时刻牵挂着祖国解放的事业,以音乐为武器,创作了一批充满战斗激情的前奏曲,并多次举办慈善音乐会资助流亡的波兰侨民。他为钢琴而生,更是为波兰而生。作曲家舒曼如是评价:肖邦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谈到肖邦音乐,不能不提及其中浓郁的波兰色彩。作为伟大艺术家,肖邦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爱,对异族统治者的仇恨。这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反抗。他用具有鲜明的波兰民族风格的音乐,刻画波兰民族的灵魂,抒发他们的喜怒哀乐,描绘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他汲取了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并加入了个人天才的创造和精心加工,使之进入了一种化境。肖邦一生中写下的第一首作品是波兰舞曲(1817年),最后一首作品是富有波兰民间色彩的玛祖卡舞曲(1849年)——这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诠释,表明了他的一生是一位波兰民族作曲家的一生,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大地息息相连的一生。
  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揭示了语言对民族生存的重要意义。而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一种以音符、旋律为表达形式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共鸣和感动。当它涉及到表现一个民族特有的情感、心灵和记忆时,往往比具体明晰的语言和文字更为有效、深刻、恒久。当音乐声在天地间自由地飘荡回响,一切建立在暴力和奴役之上的强权,也只能徒叹奈何——谁能够禁止空气的流动、风的吹拂?
  肖邦音乐,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观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出色地传递波兰民族的心声之外,肖邦更是全人类情感的倾诉者。他的作品囊括了波罗乃兹、玛祖卡、谐谑曲、圆舞曲、夜曲、即兴幻想曲、叙事曲、离别曲、奏鸣曲和协奏曲等不同类别的钢琴曲,可谓林林总总。而其旋律所表现出的情感幅度,更是十分宽广,从淡淡的愁绪,到炽热的情怀,从抒情诗的单纯,到戏剧式的宏伟,从梦幻似的低回宛转,到赞歌般的意气风发,应有尽有。爱和怜悯,哀怨和怅惘,沉思和祈盼,灵魂的律动有着不同的波长,都被这位敏感细腻的“钢琴诗人”准确地捕捉,并在黑白琴键上转译为一种没有任何阻隔的语言,纯净、柔和、优美,仿佛潺潺清泉,流入每一位听众的心田。
  只有真正的大师巨匠,才可能拥有这样的丰富、深厚和博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肖邦音乐仿佛一片广阔的海洋,心灵在其间游弋,俯仰浮沉之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一种共鸣,一份慰藉。
  中国与波兰相距遥远,但在众多热爱西方音乐的中国心灵中,肖邦却始终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肖邦音乐中浓郁的波兰民族情愫,以及强烈的抵抗外侮的意识,天然地让民族历史文化悠久、也曾经遭受异族奴役的中国人感到亲近,最容易产生心灵的呼应。我想,能够理解《黄河大合唱》中的悲愤和沉郁的中国听众,也同样能够理解16首波罗乃兹舞曲的活泼和热烈――尽管旋律风格迥异,但同样是从祖国母亲土地上产生的声音,挟带了那一片土地上的阳光和风声,同样倾注了儿女们的一腔深情。
肖邦音乐中的情调气质,也和中国艺术精神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这一点,一再为人们谈论。我清楚地记得,近三十年前读大学时,一册《傅雷家书》曾经令成千上万的学子着迷。在写给赴波兰学习钢琴演奏的儿子傅聪的信中,父子二人谈论最多的就是肖邦,许多章节都涉及到对肖邦音乐内在精神的理解。优雅,宁静,含蓄,缠绵,轻愁如织,惆怅似水,岂不正是无数唐诗宋词中反复渲染的情绪?岂不正是中国古典美学所推崇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至高境界?正是由于作品蕴涵了这种浓郁的诗意,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音乐正仿佛是一份丰美的精神食粮。
  她将滋养一代代的波兰人——不但如此,也将滋养属于其他民族、国家的一切爱好艺术的人们。艺术是超越种族和国界、时间和空间的,肖邦属于波兰,肖邦更属于全世界。肖邦音乐的动人旋律,仿佛一缕缕无形的丝线,将身处地球的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心灵连缀在了一起,共同品味生命中的爱、美丽和哀愁。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生命短暂,艺术永恒。肖邦不会老去,在艺术的天穹中,他是一颗永恒的星辰,将柔和温暖的光辉,洒向一代代人们的心灵。200年诞辰纪念活动,只是对他的一次集体的深情凝眸、缅怀和致敬,仿佛乐章演奏中的一个华彩乐句。

眺望遥远未来的肖邦诞辰纪念日,300年,500年……相信只要人类存在,音乐不死,这样的一幕就将反复地出现。(光明日报 作者:彭程)
声音163评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