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唐.柳宗元(粤语)

2024-05-17 08:08:5701:35 85
声音简介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释】

①黔(kim4):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②则:却。

③庞然:巨大的样子。

④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⑤稍出近之:渐渐地接近它。

⑥慭(普yìn粤jan6)慭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

⑦莫相知:不了解它。

⑧他日:有一天。

⑨大骇(haai5):非常害怕。

⑩远遁()deon6:逃到远处。

⑪且:将要。噬(sai6):咬。

⑫益:逐渐。

⑬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⑭狎(haap6):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⑮荡:碰撞。倚:靠近。冲冒:冲击冒犯。

⑯不胜(sing1)怒:禁不住发怒。

⑰蹄:名词作动词,踢。

⑱计之:盘算着这件事。

⑲跳踉(普liáng粤loeng4):跳跃。㘎(普hǎn粤haam2):怒吼。

⑳乃:才。去:离开。

㉑类:似乎,好像。德:道行。

㉒宏:洪亮。

㉓向:以前,当初。

㉔疑畏:多疑又害怕。

㉕卒:最后,最终。

㉖是:这样。 

【大意】

黔地本来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去。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脚下。老虎看到驴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灵,躲藏在树林里偷偷观察它,渐渐小心地走出来接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吃自己,十分恐惧。但是来来回回地观察驴,发觉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仍始终不敢与它搏斗。渐渐地逼近后,越来越轻侮驴,撞动挤靠、冲击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去。

唉!驴的形体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当初要是不使出它的那点本事,老虎即使凶猛,但由于多疑、畏惧,终究不敢吃掉它。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1]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

by:假说真听

渔翁 唐 柳宗元

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译文及注释译文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

by:小巧小玲

柳宗元专辑

黔之驴作者:柳宗元原文黔之驴(1)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蔽林间窥之(...

by:小巧小玲

小石潭记 唐代 柳宗元

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y:小巧小玲

乱世文豪柳宗元

浓缩八大家风雨人生,风雅与深情,旷达与忧伤,天下雄文,品鉴不朽华篇,青少年心灵成长阅读精品。更多经典请见微信公众号:JDSH80(经典守候)

by:经典守候

柳宗元经典文章

柳宗元经典文章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

by:zyc0607

柳宗元《永州八记》

中学课本收录了一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这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八篇游记之一。这八篇游记被称为“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声音主播

2221273.6万

简介:音乐唱作佬、粤语读诗佬。 粤语正音朗诵经典古诗词文,原创专属配乐。 音乐代表作:歌曲《叶问宗师》《不再说永远》《羊角花又开》《EveryDay每一天》《东南西北十二圈》;纯音乐《六榕禅韵》《古道西风》。 编著/朗诵作品:书籍《粤韵唐诗》、《粤韵宋词》、唱诵大湾区糸列之《粤韵古诗词》;《中华经典古诗词-汉英读诵与创编》、暨南大学《广州话教学》慕课特邀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