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分野:对社会的认知

2024-05-06 20:04:2316:33 821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老古


如果说,马克思哪一句话我认为基本正确,那就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了人的社会性。


但,对社会的理解,则造成了马克思与米塞斯、马克思主义与奥派的根本性分野。


可以说,如何认知社会,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最大区别,从这个认知出发,才会有后面无数的分歧,以至于导致了各种灾难。


我们可以列举一系列存在于现在舆论中的各种集体主义思维:


天天统计各种国际贸易顺逆差,其实这与某省与某省范围内的企业交易有何区别?一切贸易都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从来不存在国际贸易这种东西。


天天说中美竞争,其实中国与美国都不是人,他们之间不存在什么竞争不竞争的问题,中国范围内的个人与企业,与美国范围内的个人和企业,他们的主流是合作,交易,而不是竞争。


即使是中美两国的政府,也不存在什么竞争,他们各自的努力方向,依然是围绕着国内民众,因为政治(政权)稳定,才是两国政客们追求的真正目标。


如何破解集体主义思维,需要重新理解社会。


社会是什么?


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人们之间协同和合作。


它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的结果,是人们基于理性,认知到与他人的协同与合作有利于自己,社会因此形成。


简单来说,社会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他是一种手段,服务于人们各自的目的。


社会的存在使得人们的独立生活被集体合作所取代,而社会的集体生活的内涵是:劳动的分工与合作。


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动物。一个脱离了社会的人,将不再视作为人。他不需要社会成为他的手段,也不受社会伦理的任何约束。


每个人生来就是在一个社会组织的环境中,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说在逻辑或历史上“社会先于个人”。


但是,并不存在一个超越了个体、成为个体行动之外某种神秘框架的“社会”,社会始终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是无数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并认知到分工合作有利于自己,人们才组成社会,才将社会当作每一个人实现利益的手段。


试图在个人行动之外寻找社会的存在是痴心妄想的。


把社会说成是一种自发的、独立的实体,拥有生命、灵魂或行为,这些都是会导致严重误解的比喻。


只要清楚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那么,社会和个人哪个应被视为最终目标,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孰高孰低的问题,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问题。


因为不存在社会利益,也不存在社会目标,只有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


任何行动总是个人的行动。


不存在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只存在不同的人在跨越国界在交易。


在社会合作的框架内,社会成员之间会产生同情、友爱和归属感等情感。一些人倒果为因,将这些视为社会产生的根源,然而这些情感是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并且只有在社会合作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增强和展现。


形成合作、社会和文明的关键在于认识到通过分工合作所完成的工作比单独劳动更有效率,而且每个人的理性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将无法超越原始的敌对状态,将会一直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彼此对立,视彼此为敌人。


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得不将周围的人视为竞争对手,这必然导致持续不断的冲突。


在这样的条件下,是无法产生同情心的。


因此,只有在认识到合作的优势并实施分工之后,人们才能摆脱这种相互对抗的生存状态,建立起基于理解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结构。


如果在一个假设的世界里,劳动分工无法增加生产力,那么这个世界将不会存在社会结构,自然也不会有仁爱和友善之情。人类社会的形成和运作基于有目的的合作。


不少人将人类社会与蚂蚁“社会”进行比较,但需要明确的是,人类社会的合作是人类行动的结果,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地进行的。


这与植物的机能结构、动物身体中的自然分工,以及蜜蜂社会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这些自然界的例子中,我们没有确定存在任何形式的有意合作。


人类社会是一种心智和精神的现象,它利用了一个普遍法则——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行动形成社会,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合作和分工来改善生活。


整体主义的错误


在各种整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中,社会被视为一个独立于个体并有自身运行目的的实体。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不仅独立存在,还拥有与个体不同的目标,因此社会的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


为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控制和牺牲个人的私利变得必要。


在这种观点中,人为社会所做的牺牲被视为一种投资,即放弃短期的小利益以换取更大的长远利益。


比如正在俄乌两国战争中,对于平民的强制征兵。


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任何理智的人都能理解合作带来的好处通常远超过其成本。


如果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超过的好处,那么,采取的就不可能是合作的手段,而是反社会的手段。


在社会各作中,通过法律制度更有效地保障和平时,背后的动机是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境遇。


在这种框架下,个人在追求自己(正确理解的)利益时,自然而然地促进了社会合作和和平交往。


社会的形成和演化是人类行动的结果,是出于减少不适之感的愿望。


在神权遍及世界时,普遍的观念是社会是由神创造的,而非人们合作的结果。这种观念导致了无尽的暴力冲突。


无论是国际战争还是国内冲突,历史上很多非理性主义、非功利主义和非自由主义的教条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暴力冲突,直至敌对一方被消灭或降服。


全球各大宗教的历史充斥着斗争和战争的记录,这不仅限于传统宗教,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的一些“假性宗教”——如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这种本质为宗教的观念下,他律伦理观,成为冲突的关键原因。干预他人的生活,要求他人以自己的伦理观生活,就带来了永恒的冲突。


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原则,才使用理性和对共同利益的认知来解决冲突,而不是诉诸武力或强制性权威。


他律伦理体系固有的不宽容性和倾向于使用强制力量来传播其价值观。


这些他律的道德法则,如那些声称代表上帝或命运的法则,通常被视为普遍有效且必须被所有人遵守的。


只要这种他律的伦理观念持续存在,持久和平就难以实现,社会总是处于为下一次冲突积累力量的状态。


自由主义则为宽容异见的观念提供了土壤。


在功利主义哲学下,社会和国家的存在不再是为了维护某种神圣的、但明显对大多数人不利的世界秩序,而是作为人们达成个人目标的工具。


在自由主义的视角下,国家和社会制度是由人们自主建立的,并且应当服务于增进人们福祉的目标。


因为他律伦理和集体主义的拥护者通常无法仅凭逻辑推理和知识来证明他们的伦理准则和社会理想的优越性或唯一合理性,他们往往依赖于要求人们盲目接受并服从所谓的“正确”权威。


这种依赖通常导致对异见的压制和对反对者的打压,有时甚至采用暴力手段以强制实现其理想。


在现代社会中推动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理念无比重要,因为只有建立在共识、自由选择和个人利益认同基础上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更有可能促进和平、宽容和普遍的福祉。


集体主义与基于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在处理政府和社会问题上持有根本不同的立场。


在普遍主义和集体主义视角中,个体的行动应首先顺应某种超越的伦理法则——无论是神的旨意、历史的必然或集体的最大利益。


他们认为,个人的实际利益必须服从于这些更高的目标,甚至可能需要个体作出牺牲。


在这些理论中,个体通过自己的理性是无法完全理解或感知到这些神圣法律的绝对价值的。


因此,普遍主义和集体主义常常支持强有力的领导和有时甚至是威权的政府形式,认为只有被神启或被赋予历史使命的领导者才能理解并执行这些高于个人利益的法则。


对于那些不遵循或反抗这些法则的个体,可能会受到强制性的纠正,包括使用暴力。


世界主要的冲突是什么?


各种集体主义总是对自由主义表现出一致的敌意。


这种对自由的普遍反感导致了一个误解,即认为现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冲突。


实际上,虽然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确实存在对立,但集体主义内部的各派系间的敌视也同样激烈,甚至不亚于他们对自由制度的厌恶。


以马克思主义为例,这一思潮下的各派系并不统一,而是存在诸如斯大林派、托洛茨基派、孟什维克派和第二国际主义者等多个门派,它们之间的争斗非常残酷和不人道。


除此之外,还有非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派别,它们之间的斗争也同样残忍。


比如各种基于宗教集体主义的地区冲突,延续上千年,无法休止。


如果集体主义取代了自由主义,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流血和杀戮。


自由主义其实是一种鼓励社会合作和强化社会关系的观念,与之对立的集体主义,当其基本理念被实际应用时,往往会导致社会结构的瓦解和持续的武装冲突。


集体主义经常承诺,一旦它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并消灭所有持不同意见的人,就会实现永久和平。


但这种想法需要对整个人类进行重大改造。


社会将被划分为两个阶级:一是拥有无限权力的大政府,几乎如同神一样;另一则是大众,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意志和理性,成为大政府计划中的棋子。


为了把大政府中的人提升为群众的神圣领袖,大众则必须被剥夺人性。


思想和行为本是人类的基本特性,却将成为大政府的专属特权。


不用说,这样的计划是无法实现的。那种所谓大政府主义者的千年乐土,注定会失败,不可能长期存在。


我们已经目睹了许多这样的“千年乐土”系统的崩溃,其余的也不会长久存在。


今天,即便是许多支持民主制度的人也开始疏远自由主义的理念。


他们对自由和民主的赞扬往往带有集体主义的色彩,这实际上是对真正的自由主义原则的误解,而不是对它的支持。


这些人的观点很可能是这样的:多数人有权利摧毁任何反对力量,仅仅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力量。


在这种观念下,多数统治变成了党员众多的政党的专制。


这种统治中的多数在处理政治问题时,不受自我限制,可以随意使用权力。


一旦某个政党获得了多数民众的支持并控制了政府机构,它就可能无视那些少数派的权利。


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并不认为“多数人”是完美无缺的,也不相信仅因一个政策获得多数支持就自动证明它对大众有益。


相反,自由主义反对多数人的专制统治以及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使用暴力。


自由主义的核心目标是保障社会合作顺利进行和社会关系持续加强,并致力于避免武力冲突、社会解体和回归那种政治团体无休止互相厮杀的原始状态——即战争和革命的状态。


而只有自由主义才能保障个人权利、宽容不同的思想,追求社会繁荣,增加社会分工,而集体主义则容易限入无尽的战火中去,最终一次又一次地将人类的资本积累归零,让社会繁荣进程不断被打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国,约翰•杜威著个人自读

by:糖醋白骨

民主主义与教育

本书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一部堪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相提并论的巨著。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

by:秋菊微香

民主主义与教育

#互动视频#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一起潜心读书,共同进步Aim为了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素质,研读经典书籍。Object读书+思考+分享Material杜威...

by:王研一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创作的哲学著作,1932年于莫斯科首次出版。该书根据马克思主义者评价经验批判主义的四个原则,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依据,论述了认识论上...

by:Star_沙漠绿洲

《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

本书是作者对自由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所作的一个梳理,也是对自由主义者之间正在进行的辩论所作的说明。在作者看来,对构成自由主义的各种不同哲学和见解作一整体说明是...

by:奇奥书社

邴正: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抉择

(公众号:wuzhikuhai)邴正,男,1957年10月23日生,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历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吉林省社...

by:余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