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给列强带来巨大压力,但唯有日本真正怕到了骨子里!

2024-05-16 00:31:5619:50 9342
声音简介

日本,一个令我们咬牙切齿的国家。

由于盛夏到来,北半球持续高温,受此影响,很多妖魔鬼怪也不可避免地躁动起来,尤其是鬼子。

近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突然口出狂言,表示若解放军浮海东渡武力夺岛,日本方面将会认为这是“存亡危机事态”,所以日本可能要行使有限的集体自卫权,而且美日要一起行动并肩作战才行。

关于麻生太郎以小博大,将拜登和菅义伟的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情况,两位主人公不置可否。但麻生太郎的叫嚣在日本国内和岛内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口诛笔伐和冷嘲热讽。

大家在纷纷问候了麻生太郎18辈祖宗的同时,也激动地表示:美国爸爸不说话,你当儿子的在这里激动个锤子?听这口气好像菅义伟是你的跟班一样,你啥地位自己没点数吗?

当然,大家更愿意相信耄耋之年的麻生太郎要么是脑子不好使,要么就是想给美国传递个反华信号,类似于纳个投名状。

只是今天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日本的玩火自焚招致的可能不只是以往的抗议谴责,东方巨龙的雷霆之怒,足以让日本刻骨铭心。

所以民众才会如此敏感,麻生太郎的叫嚣才会弄巧成拙,收到了声名狼藉的显著作用。

不过,虽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麻生太郎的叫嚣还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某些政客尤其是右翼分子的真实心境,那就是几十年一如既往的坚持反华,非但没有遏制住中国,反而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巨龙一飞冲天,而自己却不得不在芒刺在背的焦虑中胆战心惊。

应该说,今日中国的伟大复兴,不仅令日本芒刺在背,更令美国等西方国家如鲠在喉。只不过,和西方国家的压力山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表现出的不适应,除了压力,更有害怕,而且是深入骨髓的恐惧。

那么,同样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何日本相比于西方国家的表现如此与众不同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挑战并成功颠覆了日本的地位,且让日本则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表现得极不适应,根本原因在于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伴随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和法国等列强的大国崛起,西欧逐渐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世界秩序也由西方国家制定。

而在西方列强陆续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和民族则逐渐落伍于世界,并在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甚至完全的殖民地。

18世纪美国横空出世后,虽然和西欧隔着浅浅的大西洋,完全是新大陆,但美国的主体,依然是欧裔白人,尤其是爱尔兰裔白人,这意味着美洲虽然和西欧泾渭分明,但依然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而这意味着着,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虽然西方列强相互之间纵横捭阖,但世界历史始终以西方文明为引领,白人始终是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主导者。而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西方文明的优势更加令东方望尘莫及,尤其是技术上的垄断,使抱团的西方国家能够利用剪刀差疯狂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这也是西方国家能够朝九晚五还收入丰厚的重要因素。

但日本是个例外,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的叩关,即黑船事件,给了日本强烈的刺激,随后日本国内矛盾迅速激化,并最终爆发了推翻幕府统治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幕府将权力交还朝廷,史称“大政奉还”,随后明治天皇亲政,日本在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

明治维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在清朝等东方政权深陷列强殖民的泥潭难以自拔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1874年日本就敢于侵略宝岛,并勒索清朝50万两白银扬长而去。

对外侵略的一本万利,让日本上下深刻认识到明治维新路线的无比正确性,更深刻明白了只有对外掠夺才能鸟枪换炮,隐藏在内心数千年的侵略之梦再度被唤醒,日本迅速成为上了发条的战争机器。

借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日本从内到外迅速实现了近代化,为随后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可能。

1894年,对于中日两国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由于战前日本进行了猛烈的奋起直追再加上日本在国际社会上蹿下跳,赢得了西方国家的道义支持,所以当清朝战败,列强除所谓“三国干涉还辽”防止日本染指东北,剩下的就是掀起瓜分清朝的狂潮,将清朝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列强“内部”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尤其是沙俄在远东扩张的难看吃香,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了英法等其它列强在远东的利益,所以英国在1902年和日本结盟,并鼓动日本在东北亚挑战沙俄。

而日俄战争的结果和甲午战争一样再度出乎世界意料,由于沙俄自八国联军侵华时就抢占东北拒不归还,所以1904年的日俄战争成为沙俄被围殴的战争,而这场所谓“第零次世界大战”(一说是“七年战争”),让日本成为几百年来第一个击败白种人帝国的黄种人国家。虽然没有得到一卢布的赔款,但日本凭借日俄战争的胜利昂首步入列强序列,搭上了列强的末班车。

而后日本欲壑难填,逐渐制定了更为夸张的侵略计划,1927年的《田中奏折》虽然真假难辨。但日本确实是按照“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套路来野蛮扩张的。

只不过,和沙俄一样,日本在东亚的野蛮扩张,同样踩到了其他列强的底线,尤其是美国,所以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最终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猛烈殴打,两颗原子弹更是直接让日本学会了重新做人。

战后的日本,本来和德国一样,难逃被五马分尸的尴尬命运。但由于美苏争霸初现端倪,尤其是美国有了核武器的巨大优势,于是最终美国独占日本。

而由于冷战格局的大幕徐徐拉开,更因为1949年东亚大陆的风云激荡,美国开始逐步改变打压日本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更是直接援助日本,为日本经济战后的东山再起注入了强大动力。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彻底激怒了新中国,斩断了中美和谐的所有可能,因此日本迅速化身为美国围堵中苏的跳板和桥头堡,朝鲜战争爆发后更是成为联合国军的大本营和军火供应基地。

于是,在美国雪片般的订单刺激下,得到第一桶金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

60年代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将产值较低的传统产业向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转移,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日本无疑成为首选之地。

因为承接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再加上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1968年就超越联邦德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二号经济强国。

不过,虽然日本经济紧追美国,但由于美国独占日本,使日本成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美国打个喷嚏,日本就得卧床不起,典型如美国想要玩死日本的半导体,日本就只能苟延残喘下去,所以主权不完整的日本始终只是一个瘸腿的小巨人。

当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秩序的大背景下,日本的在战后的发展成就已经可圈可点,尤其是相比于紧随其后的“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日本的优势不言而喻。而且正因为和美国亲密无间的主仆关系,日本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日本也和西方国家一道,依靠技术优势对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掠夺。

只不过,这种美好终归还是被中国彻底打破,相比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中国经济的爆发性并没有那么明显,但却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如一日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GDP增长率甚至超过10%。

而作为一个领土面积超过126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中国的发展速度带来的变化是惊人的。

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并没有借上三次科技革命的东风,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先是在政治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为土地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基础,更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重新确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在抗美援朝战争前,帝国主义见到的是不堪一击的清政府,不敢抵抗的民国军阀,“攘外必先安内”的委员长,对中国虽然态度不同,但不屑一顾的鄙夷是殊途同归的。

所以英国护卫舰“紫石英”号敢于在我们严正声明的情况下于渡江战役前夕大摇大摆地开进长江,行使所谓的自由通航权。

但我们用猛烈的炮火告诉它们:你们在中国大地上不可一世的日子,已经到头了。

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则是告诉各国列强,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历史已经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比抗日战争更加意义重大的存在。在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以美军为首的17国联合国军打得满地找牙后,不仅美国从此将新中国视为重要对手,日本也从此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使新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同时,也坚定了苏联援助新中国的决心,随后新中国的工业以156个项目为基础迅速建立起来。

不过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比,新中国的体量太大,根本不可能屈居苏联麾下,再加上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以及近代百年屈辱所萌生的强烈自尊心,使得新中国和苏联的矛盾越来越多。

从1956年开始,新中国开始反思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并开始了符合国情路线尝试;1957年莫斯科共产主义大会上,新中国在事实上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取得了与苏联平起平坐的地位,这让赫鲁晓夫大为不满;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后,中苏关系彻底交恶,随后苏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

中苏交恶,使新中国在60年代的国际环境空前恶劣。但客观上也使新中国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桎梏,更为随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时的日本,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并最终超越了联邦德国,但中日两国的此消彼长也从此时开始。

受制于地狭人稠的特殊条件,体量较小的日本只能利用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发展出口外向型经济,事实上“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莫不如此,因此日本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深刻影响。典型案例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虽然没有直接摧毁日本经济,但却让日本陷入了停滞的20年,事实上日本经济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恢复元气。

而1978年前的中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建设,尤其是为应对国际形势恶化进行的三线建设,将大量产业转移到广大中西部地区,完善了中国的工业化体系。

等到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随即开始了厚积薄发的进程。虽然和日本一样,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也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但庞大的劳动力资源、稳定且持续的政治环境、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完善的法律等因素,使得中国的高速增长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因为体量大,我们能够承接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因为工业基础雄厚,我们能够对技术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再创新,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发达国家粉碎机”。

所以当中国开始参与国际竞争时,西方国家越来越焦虑,日本的优势也在一步步迅速丧失。

虽然一直以来,作为列强一份子的日本是名副其实的黄种人翘楚,但日本体量小且被美国完全掌控,更重要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就一直在“脱亚入欧”, 始终以亚洲人为耻,因此日本不具备“复兴”黄种人乃至东方文明的能量。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狠狠冲击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更让日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从此日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取而代之。

而日本更恐惧的地方在于,中国的强大,具备了让日本血债血偿的可能性。

作为千百年来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的国家,日本对中华民族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从663年白江口之战开始,野心勃勃的日本就不曾放弃过对东亚大陆尤其是中原王朝的尝试,尤其是明治维新后的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日本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罄竹难书的深重罪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始终认为它们败给了美苏,对中国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傲慢。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才让日本心服口服,毕竟日本骨子里崇拜强者,当志愿军将最强大的联合国军都打翻在地,日本自然从心底里敬畏这个昔日不屑一顾的对手。

所以,战犯营的日本战俘,再也不敢用“支那”的侮辱性称呼了。

但由于战后美国对于日本战犯的包庇,大量右翼分子不仅没有被处理,反而逍遥法外甚至重返政坛,这是今日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猖獗的重要因素。

当前的日本,对昔日的罪行颠倒黑白地矢口否认,甚至恬不知耻地叫嚣南京大屠杀子虚乌有,但日本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心知肚明,时至今日日本的博物馆依然存放着琳琅满目的中国文物,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昔日的罪恶。

作为典型的“自己一身白毛,还总说别人是妖怪”的国家,日本最害怕的莫过于有朝一日自己被邻国猛烈报复,所以这种“猪八戒倒打一耙”的操作,不仅彰显了日本的龌龊,更体现了它们的恐慌。

当前的宝岛,作为被日本殖民了50年的岛屿,时至今日依然有超过50万的鬼子后裔,这也是它们对日本如胶似漆且一点小恩小惠就感恩戴德的重要因素。

而宝岛的地理位置,在日本看来关乎生死存亡。

长期以来,日本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对美国俯首帖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扼守着马六甲海峡这一重要节点,而这是日本进口中东石油的必经之地。

而在从波斯湾到日本的航线上,除了马六甲海峡,宝岛西侧的海峡也是让日本提心吊胆的存在。而一旦宝岛解放,海峡彻底被我们控制,那么对于石油资源贫乏的日本而言就是名副其实的巨大灾难。

更重要的是,在宝岛的东侧,不仅有日本贼心不死的钓鱼岛,更有日本非法窃据的所谓冲绳群岛。一旦解放军将宝岛作为基地,那么日本必然难以继续在宝岛以东上蹿下跳,所谓以岛链锁死中国的野心也将彻底破产。

更令日本绝望的是,一旦冲绳出现变数,那么日本在东海也将彻底失去立足之地,从而不得不回到二战后本土四岛一亩三分地的起点。

所以,尽管宝岛内的跳梁小丑们和美国更有父子相,但日本对宝岛无疑更加着急,所以麻生太郎的叫嚣,除了给美国传递反华的姿态,更是内心的真实写照,因为日本真的不能接受命运被掌握在我们手里的结局。

事实上为了避免这一天的到来,日本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比如在中国周边上蹿下跳,通过拉拢东南亚各国、印度、蒙古等国构建反华包围圈;破坏中国的能源通道,比如在中俄“安大线”上从中作梗,但无一例外遭到了失败。

一来,日本在美国控制下,日本的发挥空间非常有限,连武装干涉也是所谓的有限自卫;其次,中国体量太大,选择也更多,比如中哈输油管道,中巴经济走廊等,日本根本疲于招架。

所以,随着中日实力的此消彼长,尤其是2010年GDP的反超,中日对抗的结局已经毋庸置疑,日本的螳臂当车也必将迎来最惨烈的失败。看看今日精日公知过街老鼠一般的尴尬境遇,也许就是日本未来结局的预演。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QQ糖_boy

白皮的好日子快过去了。小日子也要到头了。中国将崛起。我也会富裕起来

小王小王日子旺旺

麻生太郎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自己啥地位了吧

猜你喜欢
抗战:少帅?不,请叫我列强

【小编推荐】穿越民国二十一年,成为奉军二少张学铭,幕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列强。【简介】【飞卢中文网独家签约作品】穿越民国二十一年,成为奉军二少张学铭。...

by:飞卢历史_热血战歌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中国力量|中国梦|民族复兴

本书史论结合,以生动史实切入,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的复兴历程,并将中国制造置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洞察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剖析中国制造复兴的内在成因及其演进逻辑...

by:人邮知书

中国节气~肖复兴著

二十四节气,上一年有了分明的四季,让人生有了二十四番花信,让一草一木有了和我们相互认知,彼此相同的感情。二十四节气,是时间编织起来的锦笺。有了它们,我们平常的日...

by:樱慕风铃

郑永年:中国的文明复兴

收录了作者过去数年对中国的文明复兴研究的论文和演讲稿。着重从中国道德体系建设、意识形态崛起,话语权建设以及知识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中国的文明复兴。分析了道德解体现...

by:东方出版社

甲午海战 | 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海上交锋

发生在120多年前的甲午海战,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一战之耻,让国人铭记百年。从沉睡中惊醒的中国,从此走向全新的强国之路。明治维新让日本...

by:今古传奇有声故事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一个每天坚持阅读的人,希望和更多阅读的人同行!

by:honey时间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100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彼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光荣诞生并在顽强斗争...

by:莫莫莫m

龙的腾飞:中国走向复兴的故事

两位曾经在中国工作的法国人亲身体验中国经济腾飞历程,作者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历史,中国所走的道路以及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更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社会、文化、制度等...

by:中信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