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杰练拳的二十条经验

2023-08-27 13:11:0013:01 53
所属专辑:太极
声音简介

董英杰(1897~1961)是20世纪太极拳大家,也是中国太极拳走向世界的开拓者,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在杨澄甫先生的弟子中,董英杰的拳架尤其潇洒,无论形、神、意、功均无可挑剔,其子董虎岭的拳架亦不同凡响。此文为董英杰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可谓字字珠玑,太极拳规矩、练法、心法、精髓俱在其中。特将此文转载于此,以飨同好。

(一)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

(二)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确,神意俱到,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学者宜细心体味之。

(三)如身法不合,神意不到,如义煮空铛,到老无成,有十年太极拳不如三年外家拳之讥。故第一须勤,第二须悟。功夫如何,视智慧如何,但勤能补,须自勉之。

(四)练习时要自然呼吸,不要强行深呼吸,功夫纯熟,自然呼吸调匀,否则有害无利。

(五)太极十三势,本为导引功夫。导引者,导引气血也,故功夫纯熟,气血调匀,百病消除,千万不可自作聪明,如舌顶上愕、气沉丹用之类。功夫到后。自然气沉丹田而行百脉,此乃自然之理,不可以人力强求。

(六)肩垂肘,乃言力不可聚于肩背。要将力移至臂部肘前一节,此乃意会而不能言传者。学者要细心体味,不可泥而行之,不得滞垂力沉,致难于轻灵。

(七)顶吊裆。提顶要天柱头容正直,吊裆则气由尾闾向上提也。收劲时胸要稍稍含虚,发劲时要天柱微直。切不可含胸驼背。

(八)练拳次至少三趟。第一趟开展筋脉,第二趟较正姿势,第三趟再加意形。纯熟之后,一出手便有意形,则进步更速。

(九)知觉劲。要多推手,自得黏连黏随之妙。如无对手,勤练架子,及时时以两臂摸劲。假想敌人进攻,我以何法制之。日久亦能懂劲。

(十)推

要细心揣摩,不可将对方推出以为笑乐。务要使我之重心,对方不能捉摸;对方之重心,时时在我手中。

(十一)太极拳住坐卧,皆可行功。其法以心行气而求知觉,譬如无意之间,取一茶杯,用力持之,如何感觉;不用力持之,如何感觉。行路之时,举步之轻重;立定之时,屈腿而立,直腿而立,一足着力,双足着力,均可体验之。

(十二)初步练拳时觉身躯酸痛,此乃换力,不必惊恐,亦不可灰心。半月之后,即觉腰腿轻快,神满气足。

(十三)架子练熟,手入门,乃讲功劲。太极拳有粘动劲、跟随劲、轻灵劲、沉劲、内劲、提劲、搓劲、揉劲、贴劲、扶劲、摸劲、按劲、入骨劲、摔动劲、挂劲、摇动劲、发劲、寸劲、脆劲、抖劲、去劲、冷不防劲、分寸劲、蓄劲、放箭劲、等劲,等等。以上诸劲仅述大概,领略各种劲,在知觉运动中求之。一人求之较难,二人求之较易,因人是活物,发劲之外,尚有灵感作用,务在人身上求之。如无对象,在空气中求之,如打沙包、转钢球,俱无用也。

(十四)太极拳论云:其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此发劲之原理。再有禁忌,如膝不可过足尖,伸手不得过鼻尖;上举不得过眉,下压不得过心窝。此古之遗训也。如违此禁忌,力卸矣。变化之妙,主宰于腰。如以右手斜左推人,巳过鼻尖,力巳卸矣。但左胸往后稍含,腰部稍稍左转,力又足矣。此变化在胸,主宰在腰也。形于手指者,浑身松灵,刚坚之劲,在于手指则如纯钢松软之条。上有铁鎚,向前一弹,所向披靡,无法御之。学者细心推敲,不久可得内家真劲。手法特别者,不在此禁。

(十五)人乃动物,并具感,譬如我以拳击一人,彼当以手推开或身子闪开,决不能静立待打。抵抗乃人之本能也。静物则不然,如悬一沙包,垂悬不动,拳击之后,当前后鼓荡。然其鼓荡之路线,乃一定之路线。向左击之,向右荡回。此乃物之反应也。人则不然。一拳击去,对方能抗能空,变化无定。此人之反应也。拳术家有稳,准,狠三字。等闲我不发劲,发则所向披靡。然何以求稳准狠?须先求灵感。如何求灵感?读者应在前篇王宗岳先生之行功论内求之,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须在动未动之时,意未起形未动之间,争此先者,所向披靡矣。

(十六)或云练太极拳后,不举重物,不可用蛮力,此则未必尽然。未学太极拳。一身笨力,全体紧张;既学太极拳,全体松软,筋畅气通,务必练去全身紧张,仍须保持原来之笨力。因松软之后,笨力变为真劲矣。昔人谓笨力为称之曰膂力,其力在肩膂之间也。不能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也。故笨力为本钱,松软是用法,用得其法,小本钱可做大事业;不得其法,本钱虽大,事业无成也,故得太极拳真理以后,举重摔角,拍球赛跑,随意可也,不必禁忌。但依编者愚见,各种运动,不如多打几趟拳。

(十七)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太极即阴阳也。在此原子时代,何物非阴阳?故太极拳论有云: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偏沉双重,阴阳不匀也。故读者于举手投足,务须注意,一阴一阳,一虚一实。老子曰:吾善藏其余,祈揣摩之。

(十八)太极文解,文武二字。文养身,武以御敌。

(十九)以上写各条,均经验也,论也。真实功夫,尚须在十三式中求之。功夫纯熟,自得得心应手之妙,练功时最好少求理论,多做功夫。余曾曰:功夫昔人好,理论今人好。实在理论一多,功夫不专,进境反少矣。

(二十)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火之炎上,性也;水之润下,性也。此物之性也。春茂秋杀,天之性也。恶劳好逸,惧死贪生。此人之性也。然火遇风可吹之使下,水之遇火,能蒸之使上,松柏心坚,秋冬不凋,人知礼义,见义勇为。此乃易后天之性返入先天也。

人未练拳之时,百脉滞塞,筋紧缩而短,故力聚于肩膂;既练之后,百脉畅通,筋长力舒。由肩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形于手指,渐渐弃后天而转入先天,如得先天本能,则神妙不可思议,学者得此劲后,当知余言之非谬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练拳

太极拳理书《高手》系列之二灵活关节更灵活固定关节更固定

by:静说太极

诗经二十讲

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随意转发、转载、用作商业用途,侵犯原作者版权、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权益。

by:舊雨一簑

二十人讲二十大

“二十人讲二十大”栏目是中央团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工作的新实践。20名青年教师,通过20个短视频,从不同角度阐释党的二...

by:中央团校

读经二十年

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定能从经典中提升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气质,开阔胸襟,启发智慧。让我们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以...

by:小小一苇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内容简介】简要概括了年轻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100条人生经验。阅读《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年轻人将会懂得人生的成功之道、处世法则;应用《二十几岁要...

by:小冷音像工作室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作者:李问渠演播:香香小笼包求赞求粉求关注点击订阅不迷路~内容简介: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拥有:人生中极其宝贵的年华。对他们来说...

by:香香的微醺酒馆

都二十了

关晓彤新歌《都二十了》献给长大的自己!有憧憬,有个性,更懂事,更热血。敢爱敢恨,不听闲言碎语,敢做敢当,随性而不随意。二十岁,不辜负自己,不辜负青春,刚好,一切...

by:华语音乐

《黄帝内经》二十论

在现代科学的研究中,恐怕没有哪一门学科像中医理论研究,至今为如何研究发展而争论不休。

by:勤勉医斋82336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