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调胃承气汤

2022-11-29 21:18:5100:20 76
所属专辑:汤头歌诀
声音简介

调胃承气汤   胃实缓攻


歌诀:

调胃承气硝黄草

甘缓微和将胃保

不用朴实伤上焦

中焦燥实服之好


趣味速记方歌歌诀:调胃承气硝黄草。


组成: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12g),甘草二两,炙(6g),芒硝半升(9g)。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燥实而无痞满之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蒸蒸发热,i然汗出,口渴心烦,腹痛胀满,舌苔正黄,脉滑数。


证治机制:邪入阳明,化燥化热,故不恶寒,反恶热;热邪在里,蒸津迫汗,故蒸蒸汗出,发热;热扰神明,故时有谵语;热盛伤津,燥屎内结,故大便秘结,口渴,腹痛胀满;舌苔正黄,脉滑数为里有内热之象。


方义:方用大黄攻积泻热,为君药。芒硝软坚润燥,为臣药。甘草与大黄同煎,既可调和药性,又可保护胃气,为使药。


临床运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合称“三承气汤”,是寒下法的代表方剂。三方均以大黄泻热通便,主治阳明腑实之证。但由于各方组成的药味和分量不同,故作用同中有异。大承气汤先煎枳实、厚朴,并重用以行气除满,增其攻逐之力,后下芒硝、大黄,且大黄生用,泻下与行气并重,其功峻下,主治痞、满、燥、实俱备之阳明腑实重证;小承气汤,药少芒硝一味,且厚朴用量较大承气汤减四分之三,枳实亦少二枚,更三味同煎,其功轻下,主治以痞、满、实为主之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用大黄、芒硝而不用枳实、厚朴,且大黄与甘草同煎,是取其和中调胃,下不伤正,故名“调胃承气汤”,主治以燥实为主之阳明热结证。此外,对肠胃燥热引起的发斑、口齿喉痛,及消中、疮疡之证,亦可治之。本方的服法尤有妙意,对于胃热偏盛,燥实不甚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意取缓下泻热,调胃和中;对于胃中燥实者,则一剂顿服,旨在清泄燥热,承顺胃气。可见,同一方剂的服法不同,功用、主治亦有所区别。以上三承气汤,药仅五味,但每首方剂的组成、剂量及煎服法各有不同,因而其功用则有大小缓急之分,在应用时,须仔细辨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