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对“布恰事件”义愤填膺背后,隐藏着什么?

2024-02-02 08:31:0908:01 16.6万
所属专辑:环球十六章
声音简介

美西方对 “布恰事件”义愤填膺背后,隐藏着什么

发生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城镇的“布恰事件”,给俄乌冲突走向增加新的变数。自乌克兰方面3日披露有关视频和照片以来,举世震惊。乌克兰称这是俄军犯下的罪行,乌领导人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俄罗斯方面则断然否认。“布恰发生了精心策划且可怕的伪造事件……整个事件、大量数据、事实和其他参数都表明这是伪造的。”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5日说。但西方已经认定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战争罪”,在迅速发声谴责的同时,誓言进行相关调查,并对莫斯科实施新的惩罚。与此同时,一场激烈的“外交官驱逐战”正让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双边关系走向“毁灭”。仅4日和5日两天,就有约230名俄外交人员被驱逐。 

“拜登呼吁俄罗斯政权更迭,这一次不是失言。”这是美国《新闻周刊》4日报道的标题,文章称,当拜登3月26日在华沙向全世界表示俄总统普京“不能继续掌权”时,白宫迅速反应,试图淡化他的言论影响。4月4日,在“布恰事件”发生后,拜登对记者说:“你可能还记得,我曾因称普京为战犯而受到批评”“你看到了在布恰发生的事情……他是个战犯。”拜登表示,必须收集信息,收集所有细节,“才可以有一场真正的战争罪审判”。

此前一天,乌克兰政府和媒体发布据称是在俄军撤离后的基辅州布恰镇拍摄的视频和照片,乌方指责俄军对平民犯下暴行。尽管俄方断然否认,美、英、德、法、加和北约都迅速而一致地予以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称,在乌克兰请求下,华盛顿将支持一个收集有关暴行证据的国际检察官团队。欧盟委员会表示,欧盟准备派调查人员收集在布恰可能犯下的战争罪行证据。此外,美英4日宣布寻求暂停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成员资格。

西方媒体也在行动。《纽约时报》在分析了一家美国公司提供的卫星图片后,驳斥俄罗斯方面的“否认”,称尸体已在布恰街头出现逾3周。在社交媒体平台推特上,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声明,表示“布恰事件”是基辅方面的“又一场骗局”。但该推文遭到“屏蔽”,被提示“这条推文违反了关于禁止滥用行为的推特规则……”点击后才可看到原发布内容。而乌克兰外交部发布的多篇推文则一切正常。

 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视频首度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言,他批评俄罗斯军队犯下二战以来最残暴的战争罪行,认为安理会应将俄罗斯逐出,或是改革安理会,甚至是解散。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则于4日展示了表明“布恰事件”属于“摆拍”的证据,包括该市市长3月31日只字未提“死者”的视频,以及乌国民警卫队4月2日在布恰拍摄的视频——画面中的街头也未见死者。俄国防部还称,乌克兰正在准备新的“被打死的和平居民”的虚假消息。

受“布恰事件”影响,欧洲多国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5日,意大利、丹麦、瑞典、西班牙、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欧盟均采取行动。加上4日法德宣布驱逐俄外交官、立陶宛驱逐俄大使,不到两天时间,约有230名俄外交人员被驱逐。 

俄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对此回应称,欧洲此举是早就策划好的,所产生的影响将持续很长时间,“破坏关系简单,建立关系难”。 

“疯狂的波兰人驱逐了45名俄罗斯外交官,勤勉的德国人驱逐了40名,精致的法国人驱逐了30多名。受疯狂幻痛折磨的波罗的海国家召回了大使。谁还会更过分?”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大家都知道俄方会做“对等”回应,从而对双边关系造成毁灭性打击。他表示,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就像他2月26日就写过的,是时候给西方大使馆上锁了,“到时大家就只能透过武器瞄准镜观察彼此了”。

除了驱逐外交官,美欧还在酝酿新制裁方案。据报道,华盛顿可能会制裁俄经济中迄今尚未被打击的领域,比如采矿业、运输业、金融业等。欧盟委员会5日提议对俄罗斯实施第五轮制裁,包括拟禁止每年从俄罗斯进口价值40亿欧元的煤炭,对俄四家主要银行实施全面交易禁令,禁止俄罗斯及由俄罗斯经营的船只进入欧盟港口等。 

有美国媒体评论称,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的行动受两个因素限制——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和北约国家不愿冒乌克兰领土以外发生战争的风险。但现在,他们的“计算”可能正在发生改变,哪怕只是轻微改变。

    还有分析认为,拜登政府正在收集有关俄罗斯不当行为的证据,并让包括普京在内的官员承担责任。这是苏联解体30多年及普京执政20多年来,美国首次公开寻求让克里姆林宫付出领导合法性面临质疑的代价。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影响尚不确定,但充满挑战两国关系的风险。 

不少西方媒体将“布恰事件”称为俄乌冲突的转折点,这其实是一个含糊不清的判断。但可以确定,随着国际舆论迅速发酵,处于关键时刻的俄乌停战谈判已经蒙上一层阴影。

必须强调,任何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必须受到强烈谴责并承担应负责任。尽管真相尚待水落石出,但战争归根结底是引发一切悲剧的“祸首”。令人遗憾的是,在俄乌冲突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美国非但没有劝和促谈的任何表示,反而准备通过增加制裁、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以及在外交和舆论上持续对俄施压等一系列做法,加剧俄乌紧张对立。

人们的确有理由怀疑,美西方一些人对“布恰事件”表现得义愤填膺的背后,藏着深刻的“双标”和不单纯的政治目的。过去这些年,某些国家的军队在杀害平民方面犯下累累罪行,且至今没有受到应有惩罚。据不完全统计,死在美军枪弹之下的阿富汗平民多达10万,相当部分是儿童。澳大利亚特种兵仅为了“练手”,在“非战斗状态下”以割喉等方式残杀39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包括未成年人。

“战争到来时,真相是第一个受害者。”这句西方谚语广为人知,并多次被美英等国的政客们引用。他们应该完全了解,与追求“真相”同样重要的是避免悲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海阔天空a2

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杀害了多少平民,怎么不说

长风_qs

现在不提这个了吧……

听友228027032

看来说谎会义无反顾

heyisme

美方就爱做搅屎棍,自己犯下的罪行累累,却不见得被制裁,别人的冲突矛盾非要进去掺一脚,搞得天翻地覆。真双标,真恶心。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果然你厉害了别人就会听你的,那些以美马首是瞻的傻瓜们,啥时候睁开眼睛啊👁️

维护公平正义

美国制造生物武器威胁人类社会,为什么西方媒体至今还故意沉默?

猜你喜欢
美西螈与东方巨龙

这是一束横跨大洋的电波——从人文和性别视角出发,关注流行文化及社会变迁。

by:美西螈与东方巨龙

奈美西斯

“血色下,暗藏的罪罚,死寂黑暗中,绽放重生之花。”由幻塔工作室研发的轻科幻开放世界ARPG《幻塔》,以去标签化的角色塑造,打造艾达星中的每个人物。奈美西斯,是游...

by:华语音乐

大美西河大鼓咏叹调

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曲目,来自网络,硬盘已满无法存储,借此平台分享,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可删除...

by:恒悦畅读

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共...

by:改命的羊驼

VLOG 美西8天快乐之旅

美西8天快乐之旅,平均年龄68.5岁,旧金山-蒙特利-一号公路-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大峡谷-羚羊峡谷-一路欢笑!

by:美西追光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

好男人吉敷竹史和前妻通子的纠结已经持续了很久,很难用语言形容他对这个女人有着怎样的感情。在岁末,吉敷竹史突然接到了通子的电话。他按电话指示赶到车站,看到了在“夕...

by:柳黛如烟

影核事件

本人喜欢看电影,科幻类的,生活类的,战争类的,破案类的。每部电影中都有对现在浮躁的社会、前卫的科技、时尚的前沿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不一样的...

by:大熊说FM

UFO事件录|外星人事件全纪录

【节目简介】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外星人,一直是全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非常相信有外星人,因为宇宙是没有边际的,有生命的星球应该不只有我们的地球,人类对...

by:浅蓝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