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几分钟成语忘不了

1.5万
汉语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成语更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日常交流中,许多人常常在讲话和写文章时信手拈来地点缀几个成语,不仅让语言平添几分美感,更让周围的人对其才气报以几声由衷的赞叹,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为难以清楚的表达一个深刻复杂的意思而苦恼不已,或者因无法直接说出一句难以启齿的话而欲说还休时,一个成语的出现往往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通常人们认为,四个字的就是成语。确实,中国成语以四字的居多,但也有少数三字、五字或五字以上的成语,如“莫须有”、“闭门羹”、“化干戈为玉帛”、“成以萧何,败也萧何”等。这于汉语本身的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语言习惯有关。
所谓“成语”,就是用于表示某种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其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惊人,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为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以更鲜明。
语言源于生活,成语作为民族语言的精华之一,更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中国的成语,大多出自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寓言、历史事件。如“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还有一些出自古代诗文,如“春风得意”出自唐代,孟郊的《登科后》,“河东狮吼”出自宋代苏轼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成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诸葛亮“开诚布公”的待人之道成就了他千古贤相的美名,孙膑用“围魏救赵”之法,帮助赵国脱离险境,并打败了对手庞涓……这些发生在古代的故事,对我们今人仍然有不少启迪。
成语描绘了历史的众生相。中华文明历经约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的成语数以千计,这些成语连缀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一部部厚重的历史典籍,一张张生动的人物画像。其中有“乐不思蜀”的亡国之君刘禅,有“运筹帷幄”的智谋之臣张良,还有“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陈胜、吴广……每一个成语都包含着古人的生命体验,也浓缩着时代的风云变化。作为中华文明传承者的我们,不仅应该会用成语,更应该了解成语的故事渊源和历史背景,这也是体悟历史、感受文明、传承智慧的重要途径。
为此,特选取了几百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而生动的文字将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并设“智慧语林”板块,以经练的语言点出成语中所蕴涵的道理与智慧,力求是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
希望各位听友收听时,能够忘情于这些成语故事之中,细细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若您喜欢的话,恳请您为演播超然心声点赞或评述,并一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谢谢!
声音241评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