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1.1万

中华文化源于《易经》。

1、《易经》是群经之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2、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系统,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3、《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它很周密,很周祥,并且是周流不停、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一部经典。需要我们终生研习,运用,并发扬光大。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现在的《易经》一般即《周易》。《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所谓《三坟》指的就是古《易》。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声音14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