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能源大败,中方统领此一工业!

2024-05-19 04:19:0912:20 1805
所属专辑:国际热点︱解读
声音简介

美国拜登政府于昨日宣布,对总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关税税率,将在今年从25%提高到100%;太阳能电池税率,由25%增加到50%;部分钢铁和铝的税率,从7.5%升高到25%。

1 拜登“超越”特朗普?

乍听美国政府这一宣布,会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加征关税这把戏不是在2018年,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吗?中美两国政府还为此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搞了将近两年,最终才于2020年1月15日,两国签订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

为此,两国还约定,彼此不再向对方继续加征新的关税。也就是说,虽然旧有加征的关税还没有解除,但彼此不再向对方加征新的关税项目。

果然美国政府还是那一个美国政府,能够全然不理会上一次的协议,在未经过新的协商下,再一次单方面地向对手加征新的关税项目。

看看这一次拜登政府是怎么说的?细目又是如何?

一,电动汽车用锂电池,今年内将关税税率将从7.5%调高到25%。

二,非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将于2026年,把税率从7.5%升高到25%。

三,电池“零组件”关税税率,在今年内由7.5%调高到25%。

四,半导体关税税率,将在2025年之前从25%提高到50%。

美国这是从电动汽车整车、电动汽车电池、非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还要再加上一个半导体。

是不是搞错了,美国不是早在2020年就已经限制对华为的芯片销售吗?其后又不断加码、升级,把数百个中国企业和实体机构加入实体清单中。

美国不都已经对华限制芯片销售吗?按照美国当初的逻辑,以及那些反中、反华者的说法,中国芯片产业应该倒下来,是吧?

怎么现在又开始惧怕中国的芯片产品,又搞起了加征关税的把戏,而且还超过特朗普时期的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50%。

特朗普曾经于2018年秋天的时候,大发雷霆之怒,扬言若是中国不屈服,要把关税税率调高到40%,甚至是50%。果然,特朗普时期做不到的,没有机会做的,拜登把它搞定,非但是加到了50%,还把电动汽车关税税率,在今年从25%调高到100%。

且不说拜登政府此举有可能是为了选举因素,单单是把关税加到100%就是个“创举”。果然是,特朗普能做的,我也做得到,我还能够做得比他更多,比他做得更彻底。

2 “补贴”+“限制”都无效

不过,对拜登政府加征关税的措施还是有个疑问。2022年8月,美国不是通过《削减通胀法案》吗?这一法案有两大重点,

一是对在美国本土设厂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厂商提供补贴,二是针对外国汽车品牌和电池矿物的排他性限制措施。

这项法案的实施还不到两年的时间,难道拜登政府就投降了,打不过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电池产业了?

真是稀奇啊!拜登还曾经于2022年2月,台积电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移机典礼的时候宣告,美国的“制造业”回来了。

又有一个疑问,前面提到的,美国对华封锁芯片,按照美国两届政府的商务部规划,中国芯片产业应该是窒息了,起码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怎么现在又要对中国芯片产品再加征关税呢?

针对这两点疑问,都说不通啊!

拜登政府任内制定了两大法案,《削减通胀法案》与《芯片与科学方案》,称得上是拜登的得意之作,为美国制定这两套神兵利器,这可是超越特朗普时期的“成就”啊!

然而都一样,不到两年的光景,都撑不住了。拜登政府这两大法案透过补贴,扶持美国本土产业,也同时对中国相关产业做出更严格的限制,但是都对中国无效。

“补贴”+“限制”都无效,美国还能够做什么呢?这是第三个疑问。

还有第四个疑问。拜登上任之初,除了派遣里根号航母到南海,跟中国搞军事对峙外,也同时说,要派遣气候特使克里访问中国。在其气候议题领域和中国合作,这几乎是拜登政府唯一同中国合作的地方。

拜登还出席了该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会中信誓旦旦地提出了美国的气候方案,要推动新能源的应用,带头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也不过两年的时间,拜登一方面在美国国内推迟了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大幅提高关税。

拜登加征关税和推迟碳排放的措施,岂不是向世界宣告,拜登的气候政策是玩假的?又或是说,拜登承认失败,在新能源、绿色能源和减少碳排放方面竞争不过中国?

要知道,绿色能源是美国民主党几十年来的传统政策,美国一直以在新能源产业是全球的领先者自居,几十年的努力、筹划和推动之下,却还是竞争不过中国。

3 美方以中国产能过剩为理由

更令人稀奇的是,拜登政府这次加征关税是以中国产能过剩为理由,其诉求是:“中国生产的产品,远超过全球市场需求的合理估值,导致供给过剩,削弱美国在国内建立生产力的能力。”

拜登政府还表示:“如果中国企业无法在国内销售生产过剩的商品,它们最终可能会被倾销到全球市场”。

特朗普时期是以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为理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贸易逆差”是几十年来,各国发生贸易冲突时,打贸易战的主要理由。拜登政府却是找了一个颠覆传统经济学的“创新”说法,说中国产能过剩。

这就是为什么前阵子在耶伦访华之前,杨风提出这样的推测,耶伦的中国产能过剩说不会只是说一说,作为施压中国的筹码,耶伦回美国后一定会有后续的动作,下一步就是说服欧洲,认同美国对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一起对中国行动。

只是当时也没有料到,美国可以将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关税上调到100%。当然,拜登政府此举的目的是要向欧洲示警,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真的“很严重”,美国才要上调关税到100%。

不过,这更加透露出另一个事实,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汽车,其成本或售价是中国电动汽车的一倍。

查查查看美国方面的调查数据,据彭博社的分析报告:“在中国,电动车的平均价格只有3万美元,只有美国的一半,有些车型的价格还不到1万美元。”

那么您说,拜登政府能不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上升到100%吗?而且,这还是美国透过《削减通胀法案》,给予大量补贴后,仍然是如此高昂的成本结构。

我要说的是,美国官方针对加征关税的说法,是诉诸于中国产能过剩,不怎么提及补贴。

因为美国本身都在进行大量补贴。而且,美国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电池的补贴,是早在《削减通胀法案》实施之前。除了联邦政府的补贴外,一些州政府还会对该州居民发放额外的补贴。

以此来看,老美产业真的没办法和中国相比,竞争力远远比不上,就算是美国政府予以补贴,又利用一些方法对中国商品施加限制,还是比不上。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就是最好的明证。而太阳能电池的关税也要上调到50%。

这显示了,中美两国在这些产业上的巨大成本差距,以至于美国根本无从竞争,只好直接诉诸老方法——加征高额关税。

4 趋势加速

之前我们谈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对美西方的冲击,那等于是翻了美西方的“本”。汽车产业是美西方工业的根本,是属于高端产业,所有的老牌工业强国都有一定程度的汽车产业,所有七大工业国都有汽车产业,包括加拿大。汽车是加拿大第二大货物出口产业。

当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席卷美西方的时候,也就掀翻了美西方产业的根本。中国和美西方工业的竞争优势从此翻转,我们指的是中高端产业。

这就造成对美西方产业的巨大冲击。而且,这样的冲击有加速的趋势。

2023年下半年,欧盟才开始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反补贴调查,彼时美国因为有《削减通胀法案》的补贴,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限制,还不是那么担心。

然而不过半年时间,美国重启对中国产业加征关税的老路,这显示美国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是越来越撑不住。

当然,美方此举也是想要诱使欧洲跟随美国的步子,也对中国加征关税或制裁。

只不过,不管是美国或欧洲,都难以扭转这种趋势。不论是成本价格、产品性能,美西方都逐渐趋于劣势。这是双方竞争力的差距所致,不是高额关税可以轻易弥补的。

5 美国不寻求根本改善之道

而且,美西方一旦采取关税或其他的限制措施,那就注定是“永劫不复”。想想看,美西方不去寻求提升竞争力的本质,其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差。

拜登任内三年多了,有任何提升美国产业竞争力的作为吗?当美国通货膨胀高涨的时候,拜登推脱是供应链的问题,是运输问题。

特朗普指责中国以市场换技术,拜登上任后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商务部先是以美国市场胁迫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半导体大厂,交出商业机密数据,后又以市场和补贴为利诱,让日韩台半导体大厂到美国投资设厂。

美国唯一进行的改善竞争体制的办法就是向中国学习。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曾经于去年发表长篇大论,提出新华盛顿共识,要修正过去几十年美国秉持的自由市场经济论点。

请注意,自由市场经济只是美国的论点,美国并没有切实执行自由市场经济,还不时地祭出301大棒,贸易保护。

然而,对于工会的问题、基础设施、工人的技术训练等问题,拜登政府并没有切实寻求改善之道。

美国和欧洲如此下去,当然竞争不过中国。

6 影响

现在来谈影响。

今年初杨风向大家提出一个概念,2024年是中美博弈情势翻转的一年。所谓的情势翻转,可以涵盖几个层面,其中包括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

在高端产业竞争力方面,中美情势翻转的速度甚至超出我的预期。不要认为这只是存在于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电池,这已经冲击到新能源领域的竞争。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大卫·亚图说:“在美国,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一辆2万美元的电动汽车那样,加快脱碳的速度。”

拜登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加征如此高昂的关税,这等于是自残,自我了结。中美双方在电动汽车产业如此巨大的差距,除非美国和欧洲电动汽车业者和中国厂商合作,否则无法同中国厂商竞争。

而且,在政府的保护之下,美国和欧洲汽车厂商和中国业者的差距只会拉大。

此外,还会从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及到整个新能源领域。现在就可以预见,美国和欧洲在气候议题和新能源领域都将败于中国。

尤其是美西方并不检讨自身竞争力的问题,只是诉诸于加征关税或反倾销调查,将无法扭转落后的趋势。

至于半导体产业方面,美国将于2025年之前从25%的关税提高到50%,这也间接证实了中国芯片产业国产化益发落实。大家就等到2025年来看结果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小不疯

拜登这是想干嘛?自掘坟墓吗?

猜你喜欢
汽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

最接地气的解读,用未来的思维给您解读当前的行业!

by:姬永锋

大敗局

中國企業主內蘊著的“失敗基因”是一個極具學術研究價值的論題,更是一個極具實踐理性批判價值的社會課題

by:龙元富律师

大败局

老子早晚会中书的!哈哈哈哈!

by:西汀有声

新能源技术 | 解析新能源技术现状与未来

【作品简介】本书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潘小勇、马道胜编著,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知识为目标,针对当下的传统能源储量下降,新能源亟待开发和利用的现实境...

by:淋素年

新能源聚合平台

明日生科新能源聚合平台,类似于空气能领域的苏宁国美,致力于为厂家、代理商和工程商提供全方位的营销锁客赋能支持,平台独创了全新的营销模式,用新型锁客工具——让客户...

by:生命科学促进会

一起聊聊新能源车

家庭用车,商务用车用传统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用增程式还是插混式?用大7座还是用5座车?咱们一起来聊聊。

by:南海边的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