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三三两两165——忙时不慌,闲时不废

Cv张一杰浏览:472

大家晚上好,我是33,这里是由33和微凉为您带来的33223言两语说人间喜乐。三杯两盏比晚来风急,一个夜晚如约而至。看到过这样一句话,闲要有滋味,忙要有价值。我十分赞同年轻总想着快马加鞭的拼搏,以为人生应该调到加速的。走过半生。财之道,操之过急或者停滞不前,都不是生活的最好节奏。有一种智慧叫做忙时不慌,闲时不废,在自己的节奏里平静地对待生活,人生方能走得更从容。

史记中说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气度。生活总是杂乱无章,遇到的人,发生的事都是无法预料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冷静从容,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康熙在他的庭训格言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三藩之乱时,清军主力和吴三桂的部队决战,半个月了,还没有前方的消息。北京城里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勤政的康熙居然一反常态,把公务扔在一边,带着身边的人跑到景山上去玩儿了。有人提议,如今形势危急,国事大事那么多,皇帝怎么能这么荒废政事呢?后来,康熙借着这件事情告诫自己的儿子们,做大事要有静气。当时的局势确实很危险,北京城里忠诚的人都没了主心骨,心怀叵测的人跃跃欲试。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看康熙,结果康熙根本就不着急,也不害怕,还有心情娱乐。

于是忠诚拥护的人就心里有底了,想作乱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同时,这种镇定自若对于稳定军心,鼓舞士气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身为统帅,遇事若表现出一丝的慌乱,都会带来军心的动摇。在人生遭遇骤变打击之时,能做到方寸不乱,需要的是大智慧。一个遇事不慌乱的人,必定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才能在大起大落实保持清醒。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地主去拜访一位禅师,我感到头昏脑胀,浑身无力,吃补药也没见效,我是不是得了怪病?禅师问他,你每天都干什么?地主说,家里的是老婆坐,外面的是儿子坐,我一直闲着。禅师说,这个病很好治,你每天上山砍一捆柴,然后背回家,连续砍30天,病就好了。

过了一个月,地主又来拜访禅师,你让我天天去砍柴,我现在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剑。禅师说,其实你得的是懒病,都是太贤给闹的。人生很长,你现在偷的鞋就是你未来生活的苦,很多时候不是你在打发时间,而是时间在打发你。曾国藩在翰林院任职时,曾有过一段悠闲时光,他时常感叹无事可做,一度只顾玩乐散漫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再这样下去会废掉。于是曾国藩痛定思痛,利用闲暇的时间去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寻师访友,广结善缘。第二件,曾国藩给自己定下读书计划,他每日必须完成日课十二条,并时刻提醒自己发奋用功。最后一件事,叮咛关切家人写家书爱因斯坦有句话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产生着人才,也产生着懒汉,酒鬼,排迷,赌徒。

人活着,有闲是福。当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有的人在放松,有的人在放松,到头来越闲越费,越闲,越累,从前积攒的力量都被消磨殆尽。老话说,弦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真正厉害的人都把闲时当成增值期,在这段美好的日子里,放慢脚步,悄悄拔尖,为明天的起跑做足准备。生活可以匆忙,但不要慌乱。日子可以清闲,但不能荒废。忙时认真工作,闲时提升自己。

生活瞬息万变,只有稳扎稳打,才能攒足砝码,与生活博弈,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祝大家晚安

发布时间:2024-04-08 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