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塞下曲其六

谁能帮我找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翻译
1个回答2024-04-29 04:33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译文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

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入眠,

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塞上曲六首(其一)李白
1个回答2023-08-13 15:5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塞下曲六首其四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21:36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内容多写边塞征战景象。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但连作六首的却不多见。比较著名的要数卢纶和李白。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卢纶的《塞下曲六首·其四》,描写的是边防将士取得重大胜利后,边地兄弟民族在营帐前设宴劳军的场面,气氛热烈融洽,赞颂了边地人民和守边将士团结一心,保卫国家安宁与统一的豪迈气概。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而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征亲人的思念。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追答:而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四》,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征亲人的思念。

五年级塞下曲李白中心思想
1个回答2024-03-15 08:37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主题和意境
1个回答2022-12-16 23:30
李白《塞下曲》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通过对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边塞生活的艰苦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歌运用了用典故,采用虚实结合,衬托的表现手法来突出这一主题.
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的怎么翻译
3个回答2023-08-20 00:15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
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子吹着配轿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历卖罩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肢闹,晚上枕着马鞍入眠,
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翻译
1个回答2023-05-20 18:37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骨刺骨的寒冷严寒,笛子吹着遮阳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天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趁着马头安眠。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中的楼兰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16 22:31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中的楼兰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塞外的敌对者。
李白的边塞诗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13 01:00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的边塞诗是?
1个回答2022-09-09 23:42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