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古诗朗诵跟读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1个回答2023-08-10 01:05
唐代,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的幽州在哪
3个回答2022-11-28 17:01
幽州台既蓟北楼,故址在北京大兴。
登幽州台歌
1个回答2023-10-07 23:0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的主旨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14:59
《登幽州台歌》主旨是借登台远望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哀叹,也可引申为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积极意义;《登幽州台歌》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登幽州台歌》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个回答2024-06-24 05:43

诗人陈子昂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寂寞悲愤、怀才不遇的内心情感。这首诗情感浓郁,是唐诗中的名篇,被历代人们所传诵。诗人因远大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在诗中表达了孤独压抑的心情。诗作反映了古代有识之士无法施展才华的真实境遇,在众多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广泛共鸣。《登幽州台歌》意境壮阔,诗人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描绘出宏大的背景画面,将诗人的情感和形象充分突显。

一、诗人因生不逢时而内心苦闷

诗人得不到赏识,无法实现报国理想是这首诗的创作缘由,其心中积压的苦闷心情无处排解,因而独自一人登上幽州台极目远眺,却不能见到以前和未来的贤明君主。诗人因自己当时的际遇而羡慕能够遇到贤明君主的古时人士,进而将这种心情呈现在诗作中。

二、开阔的背景画面使诗人形神俱备

诗作前二句描绘出诗人远眺时所见到的广阔场景,加之诗人联想古今的思绪,使第四句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愈加明显。诗人虽然能够看到无际的天地,畅想古代与未来,却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英杰,于是内心凄楚而悲凉。因诗作是诗人在登上幽州台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所以诗作不必对幽州台作具体描写,便能够展现诗人的万千感慨。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在长久不得志的境遇下产生的悲愤心情,诗人的写作技巧使诗作呈现出极强的感染力,读者可领略宏大的历史空间,从而对诗作主题拥有真切体会。虽然诗人怀才不遇,但依然呈现出古代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志向与热情,所以使诗作具有深刻的精神激励作用。在诗作前三句的衬托下,第四句尤其悲壮感人,诗人的孤寂形象即刻跃然纸上。

《登幽州台歌》
3个回答2022-04-21 04:44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登幽州台歌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2-21 14:43
直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后人,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登幽州台歌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6-11 02:0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登幽州台歌》
4个回答2022-09-10 15:4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登幽州台歌
3个回答2023-10-26 22:12
体裁--七古(诗)
类别-行肢-怀古

〖登幽州台歌〗
书名:《全唐岩带吵诗》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粗侍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