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和包拯是如何相遇的?

2024-01-24 18:17

2024-01-24 18:50
在明版本《包公案》中,收录了一些根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的包公故事,其中尚未有展昭出现,却有一篇与之后《三侠五义》中著名情节颇有联系的《五鼠闹东京》(又名《包公收妖传》),记叙了五鼠妖猖獗,包公借神猫降妖的情形:“五鼠先化两个施俊,又化两个王丞相,又化两个宋仁宗,又化两个太后,又化两个包公;后来包公奏明玉帝,向西方雷音寺借得玉面猫,方才收服了五鼠。”此篇疑为《三侠五义》中号称“五鼠”的五位盗侠、“御猫”展昭等人物以及“猫鼠之争”的原形。



展昭真正登场,是在清道光时期民间艺人石玉昆讲演的《三侠五义》中。石玉昆是晚清著名的说唱艺人,人称“石先生”,“以巧腔著。”登场时,抚弦弹唱,字句清新,自成一派,被誉为“石派书”,有《评昆论》赞曰:“惊动公卿夸绝调,流传市井效眉颦”。三侠五义故事初为唱本,先有人删去唱词,成为一百二十回的《龙图公案》,后又经问竹主人润色整理,在光绪五年由北京聚珍堂出版,并因其“极赞忠烈之臣,侠义之士”,更其名曰《忠烈侠义传》。光绪十五年,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清代学者)又“援据正史,订正俗说”,“别撰第一回”,再更其名曰《七侠五义》,另行出版。1924年,又经俞平伯先生校勘一次,仍还其原来面貌,排印出版,是为现今通行的《三侠五义》小说。



虽有这样的演变,但从北京首都图书馆所藏车王府唱本《包公案》和《三侠五义》的抄本对照来看,除删去唱词,文字上有些加工润色之外,情节上也只有两处变动。因此可以说,今本《三侠五义》基本上保持了石玉昆唱本的原来面貌。



在《三侠五义》第三回中,出现了以江湖侠士形象登场的展昭:



包公认镫乘骑,带了包兴,竟奔京师,一路上少不得饥餐渴饮,夜宿晓行。一日,到了座镇店,主仆两个找了一个饭店。包兴将马接过来,交与店小二喂好。找了一个座儿,包公坐在正面,包兴打横。虽系主仆,只因出外,又无外人,爷儿两个就在一处吃了。堂官过来安放杯筷,放下小菜。包公随便要一角酒、两样菜。包兴斟上酒,包公刚才要饮,只见对面桌上来了一个道人坐下,要了一角酒,且自出神,拿起壶来不向杯中斟,花喇喇倒了一桌子。见他唉声叹气,似有心事的一般。包公正在纳闷,又见从外进来一人,武生打扮,叠暴着英雄精神,面带着侠气。道人见了,连忙站起,只称:“恩公请坐。”那人也不坐下,从怀中掏出一锭大银,递给道人,道:“将此银暂且拿去,等晚间再见。”那道人接过银子,爬在地下,磕了一个头,出店去了。



包公见此人年纪约有二十上下,气字轩昂,令人可爱,因此立起身来,执手当胸,道:“尊兄请了。能不弃嫌,何不请过来彼此一叙?”那人闻听,将包公上下打量了一番,便笑容满面,道:“既承错爱,敢不奉命。”包兴连忙站起,添分杯筷,又要了一角酒、二碟菜,满满斟上一杯。包兴便在一旁侍立,不敢坐了。包公与那人分宾主坐了,便问:“尊兄贵姓?”那人答道:“小弟姓展名昭,字熊飞。”包公也通了名姓。二人一文一武,言语投机,不觉饮了数角。展昭便道:“小弟现有些小事情,不能奉陪尊兄,改日再会。”说罢,会了钱钞。包公也不谦让。包兴暗道:“我们三爷嘴上抹石灰。”那人竟自作别去了。包公也料不出他是什么人。(《三侠五义》第三回、金龙寺英雄初救难,隐逸村狐狸三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