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不被疼爱的孩子,为啥长大之后反而更孝顺呢?

2023-12-01 07:48

2023-12-01 08:43
不受疼爱的孩子更加懂得珍惜,他们从小因为不受疼爱而导致他们只要有人对他们好就会加以回报,更加懂得不受疼爱的滋味是不好受的,换位思考,长大后会更孝顺老人
更多回答

前段日子去我姑家做客,姑姑说起来她的三个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哥表弟,一脸感慨。大表哥是最不受姑姑他们待见的,反而格外有孝心。做了什么好吃的就会给爸妈拿点尝尝鲜。反倒是姑姑最宠爱的二表哥,因为姑姑没空给他带第二个孩子跟父母翻了脸。要知道,他家老大可是姑姑从小带到上小学的啊!

我发现不仅姑姑家如此,很多家庭都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家庭里,越不受父母待见的孩子,长大后反而越孝顺。这真是个怪现象。但仔细分析下原因,还让人挺心酸。

从小不受待见,孩子一辈子都会追求父母的认同感,长大了也如此

闺蜜曾跟我讲过她的苦恼。她爸妈从小重男轻女,更疼爱她弟弟,她自己是不受待见的。如今她已经嫁人,生活过得还挺小康,也常常会去看望爸妈,给他们送钱买东西。但爸妈从不念她的好,反而常常补贴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她给爸妈买几百上千的衣服,爸妈只是接过来便放下了,弟弟给爸妈买个手套都能让老两口挂嘴上夸半个月。闺蜜说自己真是心寒,但控制不住自己,一边失望,一边还总想讨好父母。

看,这就是不受待见孩子的心理。因为从小没被父母重视,缺少父母的认同感,她会一辈子都“讨好”父母,希望父母能多看自己一眼,说些夸赞的话。可偏偏连这样的要求父母也不满足,想想真是心酸。

不受父母待见便只能靠自己,反而让孩子更独立,有能力孝顺父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家庭里,备受忽视的那个孩子反而更有出息。为什么?因为不被重视的愤懑会化作孩子奋斗的动力,再加上家人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他反而会更独立。这样的孩子肯吃力耐劳,往往最后混得还不错。如今的热播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样的孩子因为长大后有出息,挣得多,家里一旦有困难,他们反而更有能力去支援。而且因为童年时候缺乏父母关爱,如果父母在他们长大后流露出对他们的疼爱和关心,会让他们异常感动,反而变得很孝顺。

不受待见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对任何人都如此,更别说对父母

如果用心理学来解释这一现象,那就是,不受待见的孩子因为从小得到的父爱母爱较少,心里安全感匮乏,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如何察言观色才能讨好大人。不知不觉已经形成了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的孩子会以别人的感受为主,忽视自己的感受。等自己长大了,对周围的人都是一副“老好人”模样,更别说是父母了。即使心里受伤也会义不容辞地继续孝顺父母。

童年缺失的一种弥补。小时候不被重视,长大了潜意识想要表现得更好,就是为了让家长看到而已。
因为成熟,不以己渡人,不被疼爱的孩子他们从小就比较成熟,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被爱,但是也不会因为这个就生厌自己家里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