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父子子》【梁晓声】最新作品

48.4万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Z新长篇。
* 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华民族奋争史”,与《人世间》“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共现百年中国的波澜壮阔。中国之近代的史,不唯苦难,不唯悲情,亦有大气节大义勇在焉!
* 以东北高氏、纽约赵氏等四个家族四代人命运故事,串联20世纪30至80年代中华奋争史。人物鲜活可感,国恨家仇穿插爱的温情。铁血儿女的列传,民族奋斗之白描。
* 作者打破创作惯例,首次采用跨国视角,创造性地体察和共情了海外华人的处境;打破常规的叙事角度,力求最大程度地给人以亲历者自述般的现场感。

【内容简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上世纪百年历史的厚重是怎么也书写不完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梁晓声在这本《父父子子》里便写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本不同姓的几家人,在那血与火的磨砺之中,变成了牢不可分的一个大家族,用血泪保家卫国,前赴后继,一代代传承。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真没料到之后的故事会是这样一幅跨越近百年、数代人的历史长卷。从军阀动乱到日寇侵华,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从北大荒到改革开放,从哈尔滨到纽约,从大洋彼岸到落叶回归。一本书里居然承载了如此之多的内容,又如此令人动容。

倒是有些害怕让人看到自己读这本书时的模样,虽然是比较有主见的人,但每逢慷慨激昂的英勇画面,内心总会不由自主受到感染,眼里不禁有些湿润。在这本书里,这样的场面实在太多了,无数英雄儿女挥洒热血,书中的人物是其中的代表。

故事的是以哈尔滨的高家人和纽约华人街的赵家人的视角交替展开的,既是交替,也是传承。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倒真不应该把家族姓氏分得那么清了,在那样的年代,国家危难,大厦将倾,千千万万爱国的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不应分彼此,只看是否愿为国付出。

书中借着高、孙、赵三家以及纽约华人街的赵家几代人,将上世纪那些爱国儿女的形象一一展现。可以看到的是,保家卫国爱护百姓的不光是gcd,还有很多并非gcd的仁人志士。书中前半的中心人物之一高鹏举便是这样的人,还有远在大洋彼岸的赵淑兰和她的家人也都是这样的人。爱国之心,自当无关身份。

高鹏举的言行倒也真应了他这名字,看到鹏举二字便想起岳飞,精忠报国也是高鹏举的人生写照。倒是他父亲给他取这名字的时候大概没想到高鹏举的后半生也是面对山河破碎,也是奋力为中华光复而倾尽所有。起初也许更多的是个人仇恨激发他扑向日寇汉奸,但很快,显然是更伟大的动力在驱动他行动。这代表的便是那无数身处敌陷区,暗中为伟大事业奉献的人。

赵淑兰她们一大家子,虽然远在大洋彼岸,虽然已不是第一代华人了,虽然很多人都还没有踏足过祖国的土地,但对祖国的牵挂却一刻也没放下。特别是淑兰的弟弟世杰瞒着父母兄姊报名参军,作为“飞虎队”的一员到中国与日寇作战,那出发前的场景实在令人动容。书中将人物的感情变化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不光是那些写出来了的感受,还有一些藏在心里的感情也让读者体味到了。赵世杰和他的家人们便代表了海外广大心系祖国的人。

高鹏举和赵淑兰的儿子,没有再取父祖辈那么张扬的名字,单名一个坤字,1946年之后的故事便是以他为中心展开的。也正是在他这一辈人身上,我们才真真正正感受到,高、赵、孙三家人如何一家人般紧密联系在一起。之后的三十年里,难关并没有减少,每一次亲人的逝去都让还活着的人更加紧密,更要好好活下去。从来都没有让这份比亲人更亲的亲情因某人的离去而变得松散,这份紧密,也在父父子子的传承。也正是这样的传承,让爱国是血液从未冷却。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作品数十部。其中长篇小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精彩书评】
梁晓声对艰难人生的礼赞,实际上是对生活中真善美的礼赞,因为我们在他有着艰难人生的人物身上,看不到私欲和卑污的灵魂。
——郜元宝(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
梁晓声穿行过迥然不同的时代,为历史作证,为善良辩护,为正义伸张,为生活承担。他的写作因此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他使文学与真善美的结合不再是一个夸大的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陈晓明(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人们改变得很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人们仍然可以从梁晓声这里得到一种真正的满足,梁晓声仍然能够给他的读者想要的东西。
——张颐武(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
在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好人故事”中,梁晓声突出了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作为目的的总体性思考,体现出当代小说的史诗性所在。
——刘大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梁晓声是知青文学第一人,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核心作家之一。
——孟繁华(文学评论家)
声音182评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