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观音菩萨学修行》

5281

【向观音菩萨学修行】



——2010年讲于西园寺

济群法师 

  今天是观音菩萨圣诞。这几天,各地信众多半会到寺院敬香礼佛,西园寺也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相信大家入寺时已经感受到这种“热烈”的气氛。江南人喜欢大把烧香,甚至有人将成百箱的香搭成高高的香塔来烧。但他们惟求量而不求质,结果烧起来浓烟滚滚,气味刺鼻,也不管菩萨是否接受,只是一厢情愿地烧着。
  事实上,这并不是正确的纪念方式。大量香火使寺院烟雾缭绕,空气被严重污染,也使生活其间的出家人备受困扰。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到处扔着香的包装,部分还印有佛菩萨像和名号。且不说给环境带来的问题,这种“把香一点,袋子一扔”的行为,究竟是在祈福还是造业?这么做,与其说是表达了虔诚,不如说是反映了对学佛的无知,同时还隐含强烈的贪著和祈求,是凡夫心而非清净心的体现。这样一种方式,既不能和佛菩萨相应,也不能使自身得到成长,还会给外人带来“佛教是迷信”的观感,可谓问题重重。
  对于信众来说,如何在这些殊胜的日子表达虔诚?作为寺院来说,如何通过如理如法的纪念活动,引导大众建立正信,起到忆念三宝、见贤思齐的作用?这就需要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信仰佛菩萨?
  信佛不是找一个靠山,而是以此作为学习榜样。就这个意义而言,对观音菩萨最好的纪念,不是什么外在形式,而是了解菩萨的发心、行持、功德,践行菩萨的法门,由此圆满菩萨的品质,并最终成为观音菩萨。这才是菩萨的本怀,也是佛陀出世的本怀。
  佛教中有很多菩萨,其中,观音、文殊、地藏、普贤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四大菩萨,分别代表菩萨成就的不同品质——观音菩萨代表大悲,文殊菩萨代表大智,地藏菩萨代表大愿,普贤菩萨代表大行。当然这并不是说,观音菩萨除了大悲就不具备其他品质,而是以大悲最为突出,同时以种种方便为众生开示,引导众生修习大悲。其他菩萨亦然。
  那么,怎样学习菩萨的行持和法门?现在很多人把诵经作为学佛的主要方式,可我们想过没有,经到底是念给谁听的?念给佛菩萨听吗?佛菩萨是不需要听的。如果是念给自己听,意义又在哪里?事实上,诵经的关键在于,了解其中阐述的修行内涵、法门和原理,进而依教奉行。如果纯粹把它当作功课,有口无心地念一念,虽然也能种点善根,但对诵经蕴含的意义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敬香、礼佛、诵经的真意,把对佛菩萨的纪念,升华为对修行具有实际意义的纪念。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月亮为什么能映现水中?因为水是清净的。同样,必须是清净的心,才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很多人信仰观音菩萨,可我们问问自己:对菩萨有多少了解?和菩萨的行为是否相应?如果不了解、不相应,只是根据个人需要求求拜拜,就会流于盲目和迷信。
  如何才能和佛菩萨相应?首先要虔诚,这是成就清净心的基础。如果其中夹杂强烈的世俗贪著,这种祈求是不清净的,无法达到净化内心的效果。进一步,还要了解佛菩萨出世的目的。佛陀出现于世,是要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引导众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看到,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成佛的潜力。这是生命中的无尽宝藏。但众生因为无明,不知宝藏在身,就如乞丐一般,总是在匮乏中度日。佛陀悟道后说法四十五年,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开启这个宝藏。这也是学佛的重点所在。虽然佛菩萨大慈大悲,能为众生带来护佑。但外在加持并不究竟,即使富甲天下,位高权重,对生命也只有暂时的意义,甚至会因这份名利地位,更有条件造作不善业。所以学佛关键是生命内在的改变,而不是外在保佑。
  今天的讲座主要是纪念观音菩萨圣诞,将围绕菩萨的身世、名号、修行法门、称念圣号的意义,和大家共同学习。只有了解观音菩萨的发心、功德和出世本怀,我们才能用实际行动向菩萨学习,成就菩萨品质,这才是对观音菩萨最好的纪念。

一、观音菩萨的身世

  观音菩萨和中国的缘分特别深,被国人的接受度也特别高,历史上就有“家家观世音”之说,足见观音信仰之盛。可以说,全世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信仰观音、供奉观音、称念观音。普通民众对观音菩萨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不过,人们虽然熟悉观音菩萨的各种造像,知道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却往往不清楚,观音菩萨究竟是什么身份?是不是像迦叶和阿难尊者那样,是佛世时追随本师的弟子?
  我们知道,菩萨通常指发起并践行菩提心的修行者,尚未圆满佛果。即使登地菩萨,也有初地到十地的不同层次,需要圆满各个阶段的修行。那么,观音菩萨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观音菩萨久远劫来早已成佛,只是在大乘经典中又以菩萨的身份出现,包括文殊、地藏、普贤等诸大菩萨,都是释迦佛宣说大乘经典时介绍给我们的,并不是当时生于印度的佛弟子。
  1.《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记载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讲述了观音菩萨的来历。佛弟子熟知的“大悲咒”,正是出于此经。经中记载:“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师子座……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
  观音菩萨示现神通后,为与会的无量菩萨摩诃萨、大声闻僧、诸天人等讲述了大悲咒的由来:在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怜念一切众生,特别为观音菩萨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并授记菩萨“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菩萨听闻大悲咒后,即从初地超第八地,故发愿以此咒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接着,观音菩萨为大众宣说“大悲咒”,及如法诵持的方法和功德。
  听闻甚深法义后,佛弟子中的多闻第一阿难尊者向释迦佛请问观音菩萨的来历。佛陀告诉阿难说:“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所以说,成佛并不等于退休,还要尽未来际地在十方法界利益众生,尤其是娑婆世界。
  “娑婆”意为堪忍,因为这个世界有很多天灾人祸,人们烦恼重重,生死不定,经中总结为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又称五浊恶世。观音菩萨看到众生有这么多苦难,为大悲驱使,倒驾慈航,再以菩萨身示现,发愿在此广度众生。
  2.《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的记载
  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观自在菩萨为众生故,具足千臂,其眼亦尔。”进而详细宣说了观音菩萨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阿难尊者听闻后,对菩萨有如此大的功德感到疑惑,所以佛陀告诉他说:“我念往昔时,观自在菩萨于我前成佛,号曰‘正法明’,十号具足。我于彼时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来皆由观自在教化之力故,于妙国土得无上道,转妙法-轮。是故汝等勿生疑惑,常应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