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讲堂系列之三细讲《弟子规》

1.8万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也就是启蒙教材,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全文分为“总叙”篇、“入则孝”篇、“出则悌”篇、“谨”篇、“信”篇、“泛爱众”篇、“亲仁”篇“、余力学文”篇,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忠厚家风的必备读物。 
当家庭⾥,为⼈⽗,为⼈母,为⼈⼦者,形成“孝,悌、仁、爱”的习惯和品德,那么,这个家庭就⼀定美满幸福;当所有的家庭都和谐幸福,那么社会就会安详,就会和谐。
声音107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