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哀歌(越南人眼中的越战)

18.1万
《战争哀歌》历劫归来的救赎之歌

作者保宁,原名黄幼方,生于越南义安省,主要作品有《战争哀歌》《摩托车时代》《凌晨的河内》等。《战争哀歌》于1993年在美国出版,引起世界性反响,成为当今美国许多高校文史哲研究生必读书目之一,获1994年英国《独立报》最佳外国小说奖。
在西方,越战的故事一再被讲述,北越却异常沉默,直到此书的出现。三十年战争,数千万人共同和各自经受的地狱,因这一曲历劫归来的哀歌获得更多救赎的可能
此书绝非爱国主义或英雄主义的,虽然取北越的视角,实际北越的色彩也颇为淡漠,“伪军”、己方,一样是战争绞肉机中的可怜虫。正义至少在战场上看来稀薄而虚幻,而巨大牺牲换取的所谓和平才让人们确认一切都被毁弃了,幻想和希望不复存在。这是一部反英雄主义,也是反意识形态的小说,反越战,也反一切战争。
从写作技巧上看,比起雷马克《西线无战事》简洁冷峻和明晰的叙事,《战争哀歌》带有更多后现代因素和非理性成分。它充满意识流的手法,大部分章节是阿坚的回忆,看似碎片化的叙事却具有引人和揪心的力量。结构上有意为之的凌乱无序,对应和象征的或许正是战争的非理性,以及那些被漫长战斗生涯折磨几近疯狂的士兵的心智。粗粝正是为了表现精微,如果将这种粗粝打磨抛光,也许反而会损害它的价值。
声音47评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