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贞观政要》|励精图治

8442

《贞观政要》是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分政论性的史书,其内容以记言为主,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的各种问题的对话做了记录,此外下结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也出现在其中,后人亦能从该史书看到不时一些关于政治、经济的重大措施。据资料记载,《贞观政要》写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唐朝社会依然呈现出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出端倪,颇为敏感的吴兢俨然感受到了时代发展衰颓的趋势。作为大唐的一名臣子,为了保证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加上职务工作的积累,吴兢深感有必要总结一下唐太宗时期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楷模并提供施玫指导,这便是吴兢撰写《贞观政要》的初衷。因为吴兢的良苦胳膊心和政治指导,《贞观政要》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和珍视,并作为他们施政的鉴戒。书中的主人公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几位忠臣良将,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的经验与思想,以告诫后人的意图出发,吴兢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专题形式进行分门别类的排列。

声音173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