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跳岛FM|无法落脚的城市,不想回归的青年

78

「跳岛FM」是一档文学主题播客,一份可以用耳朵收听的文学杂志。每周三更新。我们跟随作家探寻文学作品的诞生起点,听各行各业的创意头脑分享文学灵感,让谈论文学也成为艺术创作。

“干一天玩三天”,吃5元一碗的“挂逼面”,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有钱就在网吧里待到天亮,没钱就睡大街……这是一群“停滞”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市场附近的九零后、零零后,他们远离故乡,也不融入城市,依靠日结工作为生。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中写道:“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用努力工作,也不会失落无聊,没有羞耻感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奋斗动力。”在越来越不需要廉价劳动力的今天,三和青年是否注定要成为时代浪潮之下的“零部件”?最近出版的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一书可以作为一种对照,从底层青年成为社会精英,是个人奋斗使然,还是纯粹的偶然?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岂不怀归》的作者田丰,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还有在巴黎旅居九年的索邦大学文学博士张博,聊聊在阶级愈发固化的当下,我们如何透过教育制度、人口流动等现象,靠近那群被符号化的三和青年。一起思考迷茫的年轻人如何在城市落脚,又如何回归故乡。

微信添加跳岛FM助手(ID:TDFMZS)进入听众群,欢迎与我们交流。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BeulahDong)

【嘉宾】

田丰,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博,青年译者、学者。译有《愤怒与神秘:勒内·夏尔诗选》。

【时间轴】

05:04“挂逼”、“日结”等三和术语:戏谑之下的环境区隔和身份认同

07:54日结的工作模式:三和青年的非传统“罢工”?

16:54手机和彩票:三和青年的“精神鸦片”

21:49“我们活下去的方式就是去跳楼”折射三和群体的关系网络难以维系

25:12无法落脚的“落脚城市”:人口流动需要“中转站”,三和青年只能一直处于中转之中

29:28三和青年个体沉沦的背后是教育制度、人口流动等社会问题

32:52迪迪埃·埃里蓬《回归故里》:底层出身的耻辱感如同卡夫卡笔下永远上不了法庭的自我审判

38:27埃里蓬对雷蒙·阿隆的反驳:特权阶级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阶级归属

45:05阶级流动越来越难,未来的婚姻中还会有奥斯汀小说里的达西先生吗?

49:45埃里蓬反对个人奋斗至上的叙事,成功跨越阶层的背后充满了偶然性

52:53被合理化的“贫穷文化”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帮凶”

【节目中提到的书】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田丰、林凯玄著

《回归故里》[法]迪迪埃·埃里蓬 著

《空间与政治》[法]亨利·列斐伏尔 著

《落脚城市》[加拿大]道格·桑德斯 著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 著

《审判》[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著

《正常人》[爱尔兰]萨利·鲁尼 著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第七天》余华著

《国家与生活机遇》周雪光著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Public Poet

片尾- There and Then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