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53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艺”。

《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鲁迅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

《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诗经》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的一朵奇花。

朗读和学习《诗经》,是文化传承的必须手段,也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声音12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