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诺《浮士德》

1万
夏尔·弗朗索瓦·古诺 (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183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从阿莱维﹐E.L.学对位法﹐从勒絮尔﹐J.-F.学作曲﹐从A.齐默尔曼学钢琴。入学第2年即获罗马大奖第2名﹐1839年获罗马大奖第1名。同年赴罗马进修。1841年5月1日﹐他的第1部重要作品《三声部弥撒曲》在罗马上演。1842年秋离罗马回国﹐沿途访问了维也纳﹑柏林等地﹐接触到各国音乐的优秀作品和著名人物。在莱比锡受到门德尔松﹐F.的热情接待﹐亲自为他演奏和讲解巴赫的管风琴作品。这些活动对古诺日後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回到巴黎後﹐曾任教堂管风琴师和歌队指挥。1852年任巴黎最大的男声合唱团──“奥费翁合唱团”的指挥。1858年到抒情剧院工作﹐在这里他写出了第1批成功的歌剧作品﹐其中包括使他名垂後世的《浮士德》(1859)。由于普法战争的影响﹐1870年9月古诺携全家避居英国。由于维多利亚女王十分欣赏《浮士德》而得宠於王室﹐一度是英国音乐生活中的红人。1874年6月返回法国﹐不间断地创作直至去世。
声音63评价0